[发明专利]离心式压缩机用干气密封保护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39102.2 | 申请日: | 202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3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四华;李云飞;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市西北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3/01;F17D5/00;B01D35/02;F04D2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国知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6 | 代理人: | 罗英 |
地址: | 010321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压缩机 用干气 密封 保护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离心式压缩机用干气密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密封结构、二级密封结构、隔离气结构及离心式压缩机(4);
所述一级密封结构包括一级气源管路(110)、缓冲罐(120)和工艺气出口管路(130),所述离心式压缩机(4)的工艺气出口与所述工艺气出口管路(130)连通,所述工艺气出口管路(130)的输出端与所述缓冲罐(120)连通,所述缓冲罐(120)的输出端与所述一级气源管路(110)的进口端连通,所述一级气源管路(110)的输出端与所述离心式压缩机(4)的一级密封气进口连通;
所述二级密封结构包括空分装置(200)、与所述空分装置(200)氮气出口连通的二级气源管路(210),所述二级气源管路(210)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二级密封气管路(220)和隔离气管路(310)与所述离心式压缩机(4)连通,所述二级气源管路(210)上设置有止回阀(2101),所述二级气源管路(210)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30);
所述干气密封保护系统还包括依次连通的中压氮气储罐(5)、中压氮气输出管路(510)、减压阀(520)及低压氮气管路(530),所述低压氮气管路(530)的输出端与所述二级气源管路(210)连通,所述止回阀(2101)位于所述空分装置(200)与所述二级气源管路(210)和所述低压氮气管路(530)的连接处之间,所述中压氮气输出管路(510)上设置有泄压阀(2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干气密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压缩机(4)设置有高压缸(410)和低压缸(420);
所述一级气源管路(110)的输出端、所述二级密封气管路(220)的输出端及所述隔离气管路(31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高压缸(410)和所述低压缸(42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干气密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压缩机(4)的一级泄露气出口通过一级泄露气管路(430)与所述缓冲罐(120)连接;
所述一级泄露气管路(430)上沿一级泄露气流动方向设置有第一过滤器(440)和第一气液分离器(4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干气密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氮气储罐(5)的进口通过中压氮泵(540)连接有中压氮气管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干气密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压缩机(4)的二级泄露气出口通过二级泄露气管路(460)分别与所述二级气源管路(210)和所述中压氮气输出管路(510)连接;
所述二级泄露气管路(460)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470)和第二气液分离器(4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干气密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520)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550)和第三压力传感器(5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干气密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氮气输出管路(510)并联设置有多条;
每条所述中压氮气输出管路(510)上一一对应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所述减压阀(520)、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550)和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5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用干气密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气密封保护系统设置有控制器(6);
所述控制器(6)分别与所述减压阀(520)、所述止回阀(2101)、所述第一过滤器(440)、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450)、所述第二过滤器(470)、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480)、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30)、所述中压氮泵(540)、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550)、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560)及所述泄压阀(210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市西北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鄂尔多斯市西北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91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晶态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清洁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