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间包坩埚、金属粉末气雾化装置和金属粉末气雾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38465.4 | 申请日: | 2023-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2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樊恩想;刘小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邹玲 |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坩埚 金属粉末 雾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中间包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包坩埚包括坩埚本体、密封件和导液管,所述导液管设置在所述坩埚本体的底板上,所述导液管与所述坩埚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密封件被设置成能移动至所述导液管内并封闭所述导液管的入口;
所述底板包括第一部分和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上方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部分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导液管的上端面低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具有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一段和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二段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相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包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位于所述第二段的内腔呈锥形;
和/或,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导液管的上端面上方的开口呈锥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坩埚,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内设有温度检测器;
和/或,所述坩埚本体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密封件移动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导液管的入口;
和/或,所述第二部分为陶瓷镁砂和液体硅酸钠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包坩埚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用于封闭所述坩埚本体的上端开口,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被设置成沿垂直所述坩埚本体的轴线方向移动;
和/或,所述中间包坩埚还包括第一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感应线圈设于所述坩埚本体的外周侧;
和/或,所述中间包坩埚还包括隔热套筒,所述隔热套筒设于所述坩埚本体的外周侧。
6.一种金属粉末气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气雾化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中间包坩埚;
熔炼坩埚;
熔炼室,所述熔炼坩埚和所述中间包坩埚均设置在所述熔炼室内;
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安装在所述熔炼室上并与所述导液管的出口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粉末气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气雾化装置还包括第二感应线圈和电磁屏蔽套筒,所述第二感应线圈设于所述熔炼坩埚的外周侧,所述电磁屏蔽套筒设于所述中间包坩埚和/或所述熔炼坩埚的外周侧;
和/或,所述金属粉末气雾化装置还包括液冷装置,所述液冷装置用于冷却所述熔炼室和/或所述雾化喷嘴。
8.一种金属粉末气雾化的方法,所述金属粉末气雾化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金属粉末气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驱动所述密封件封闭所述导液管的入口,将所述中间包坩埚内的金属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加热熔化形成的金属熔液流至所述导液管的上端面以预热所述导液管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间;
S2、驱动所述密封件打开所述导液管的入口,使所述中间包坩埚内的金属熔液通过所述导液管流至所述雾化喷嘴进行金属粉末气雾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粉末气雾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气雾化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将所述熔炼坩埚内的金属加热至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预设温度,将金属熔液倒入所述中间包坩埚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粉末气雾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熔炼坩埚内的金属熔液倒入所述中间包坩埚内时,提升所述中间包坩埚的加热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84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