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抬头显示装置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33862.2 | 申请日: | 202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1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东;潘丰旻;张世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姜利芳;于静 |
地址: | 241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抬头 显示装置 车辆 | ||
1.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包括图像生成单元(11、21)和光学组件(12、22),其中:
所述图像生成单元(11、21)被配置为生成并朝向所述光学组件(12、22)投射携带有待投射的第一源图像的第一图像信息的光;
所述光学组件(12、22)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图像生成单元(11、21)的所述光重定向到车辆的风挡(13、23)上,以使得所述风挡(13、23)能够反射来自所述光学组件(12、22)的光,以在所述车辆的前方形成所述第一源图像的第一虚像(14、24),
其中,所述第一虚像(14、24)具有距所述车辆较近的近端(141、241)和距所述车辆较远的远端(142、242),
所述光学组件(12、22)和所述图像生成单元(11、21)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光的在所述图像生成单元(11、21)和所述风挡(13、23)之间的且用于所述第一虚像(14、24)的光路,从与所述近端(141、241)对应的光线(4)到与所述远端(142、242)对应的光线(5)逐渐变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图像生成单元(11、21)和所述风挡(13、23)之间的所述光路以使得所述第一虚像(14、24)所位于的像平面基本上与路面贴合的方式逐渐变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图像生成单元(11、21)具有面向所述光学组件(12、22)的至少一部分的出光面(1101、2101),所述图像生成单元(11、21)的出光面(1101、2101)被取向为:使得所述光的在所述图像生成单元(11、21)和所述风挡(13、23)之间的且用于所述第一虚像(14、24)的光路,从与所述近端(141、241)对应的光线(4)到与所述远端(142、242)对应的光线(5)逐渐变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图像生成单元(11、21)包括:
光源(151、251);
显示单元(111、211),其位于所述光源(151、251)和所述光学组件(12、22)之间的光路中,其中所述显示单元(111、211)的出光面为所述图像生成单元(11、21)的出光面(1101、2101);和
光导(152、252),其位于所述光源(151、251)与所述显示单元(111、211)之间的光路中,所述光导(152、252)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光源(151、251)的光引导到所述显示单元(111、211),
其中,所述光导(152、252)具有面向所述显示单元(111、211)的第一面(1521、2521)和与所述第一面(1521、2521)相对的第二面(1522、2522),其中,所述第一面(1521、2521)相对于所述第二面(1522、2522)倾斜,使得所述第一面(1521、2521)在与所述远端(142、242)对应的光线(5)所源自的一侧距所述第二面(1522、252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面(1521、2521)在与所述近端(141、241)对应的光线(4)所源自的一侧距所述第二面(1522、2522)的距离,并且
所述显示单元(111、211)的出光面被取向为与所述第一面(1521、2521)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面(1521、2521)相对于所述第二面(1522、2522)倾斜的角度不小于25度。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学组件(22)包括平面反射镜(223)和自由形状光学元件(221),其中,
所述平面反射镜(223)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图像生成单元(21)的所述光朝向所述自由形状光学元件(221)重定向;
所述自由形状光学元件(221)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平面反射镜(223)的所述光朝向所述风挡(23)重定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所述自由形状光学元件(221)为具有非均匀曲率的非球面镜,并且所述自由形状光学元件(221)进一步被配置为预校正由所述风挡(23)造成的像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38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毛效果可调的加捻磨毛机
- 下一篇: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