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车记录仪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33025.X | 申请日: | 202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3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谢源;杨棱;李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车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G07C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赵洪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行车 记录仪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车记录仪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第一方面,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车记录仪,包括控制系统、液压杆和联动组件,所述控制系统的外壁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联动组件的内壁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设置有监控器;所述连接座的底壁设置有防护套,所述液压杆的顶部与连接座的外壁固定连接;该基于车联网的行车记录仪及其控制方法,采用监控器、液压杆、联动组件与控制系统配合,联动组件的设置,联动组件与控制系统配合使用,可达到便于进行根据需要来调节监控器的使用角度,通过液压杆与控制系统配合使用,可达到便于进行根据需要来调节监控器的使用高度,从而达到进行调节监控器的使用视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车记录仪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2819994A,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车记录仪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检测行车记录仪的震动参数来识别该行车记录仪是否属于车内人员的误碰造成的紧急录像功能的误触发,进而禁止启动所述行车记录仪的紧急录像功能。由此实现了避免车内人员误碰导致的行车记录仪被误触发紧急录像功能,从而避免了无效的紧急录像行为,减少了紧急录像的视频数量,便于用户提高查找紧急录像视频的效率。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行车记录仪在使用中对车辆使用中的情况进行拍摄,以便后续检查参考,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行车记录仪在使用中的使用视角可能会发生偏移,从而导致监测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车记录仪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车记录仪,包括控制系统、液压杆和联动组件,所述控制系统的外壁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联动组件的内壁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设置有监控器;
所述连接座的底壁设置有防护套,所述液压杆的顶部与连接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套的底部设置有底座组件,所述液压杆的底壁与底座组件的外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座外壁的侧架,所述侧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壁与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联动组件的设置,联动组件与控制系统配合使用,可达到便于进行根据需要来调节监控器的使用角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设置在液压杆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的内壁设置有固定胶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底座组件设置,可达到便于进行固定该装置的使用位置,为使用提供较为稳定的使用状态,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第二方面,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自动校正监测位置和角度;步骤2,对监测录像按照时间节点进行分段录制和保存;步骤3,并将保存数据反馈给使用者。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根据车头标志设置为参照物。
步骤1.2,设定视角参数;步骤1.3,调节记录仪的高度和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车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车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30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