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絮凝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32882.8 | 申请日: | 202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2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董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阳伟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絮凝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污水絮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絮凝设备,它包括池体、刮除清理机构、第一絮凝剂添加组件、第二絮凝剂添加组件,所述污水腔上侧的锥形盖板内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用于絮凝剂添加的第一絮凝剂添加组件和第二絮凝剂添加组件。本发明在添加固体絮凝剂的时候,因挡板将添加口封死,所以加入的絮凝剂会首先流入最上端的添加口内,当最上端的添加口内絮凝剂添满后,絮凝剂才会向下一个添加口内流入,即添加口内的絮凝剂是从上到下依次填满的,在向污水腔内添加絮凝剂的时候,需要保证所有的添加口内均存满絮凝剂,这样可保证絮凝剂添加时的均匀性。本发明中在添加液体絮凝剂的时候,液体絮凝剂从所有的添加头内均匀的喷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絮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絮凝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中絮凝剂投加到水中后水解成带电胶体与其周围的离子组成双电层结构的胶团。水中的杂质颗粒与絮凝剂作用,通过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等机理,失去或降低稳定性,生成微絮粒的过程称为凝聚。凝聚生成微絮粒在架桥物质和水流的搅动下,通过吸附架桥和沉淀物网捕等机理成长为大絮体的过程称为絮凝。混合、凝聚和絮凝合起来称为混凝,混合过程一般在混合池中完成,凝聚和絮凝在污水处理反应池中进行。
目前的絮凝工序还存在以下问题:
封闭的污水池,其内的有些污水会产生有毒或者异味的气体;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利用抽气泵将有毒或者异物气体抽出;在设备检修时,为了防止出现缺氧和中毒的情况发生,抽气泵需要时刻开着;但是现有的封闭的污水池,其顶盖一般是平的,气体抽吸的动力完全靠抽气泵提供,效率较低。
絮凝后,需要利用刮除结构将池底的絮凝物刮到池底设置的凹坑内;之后再通过另一套抽吸泵将凹坑内的絮凝物抽走,因凝聚后的絮凝物体积较大,容易造成抽吸泵堵塞。
对于封闭的絮凝池,液态的絮凝剂一般采用喷洒的方式添加,添加的均匀度相对较好,但是对于固态的絮凝剂,则不易均匀添加。
一般一个絮凝池配一套针对絮凝物刮除和抽走的设备,设备无法在不同的絮凝池进行作业。
本发明设计一种污水絮凝设备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絮凝设备,它包括池体、刮除清理机构、第一絮凝剂添加组件、第二絮凝剂添加组件,其中池体内的中心位置处具有底锥面;所述池体上位于底锥面的上侧安装有锥形盖板;所述锥形盖板和底锥面之间形成了的环形空间,环形空间内周向均匀的固定安装有多个分隔板,分隔板将环形空间分隔成多个独立的污水腔;所述池体内开有环形的储污腔,所述储污腔位于锥形盖板和底锥面之间的环形空间外侧,储污腔与锥形盖板上侧区域相通;所述储污腔的下端开有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内外相通的排污口。
所述锥形盖板的上侧旋转安装有能够将污水腔内的絮凝物刮除收集后运输到储污腔内的刮除清理机构。
所述污水腔上侧的锥形盖板内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用于固态絮凝剂添加的第一絮凝剂添加组件和用于液体絮凝剂添加的第二絮凝剂添加组件。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污水腔的上端开口且安装有遮挡帘。
作为优选的方案,环形门上下滑动安装在池体的外侧且环形门内壁面紧贴池体外壁面;环形门与储污腔下端所开的排污口配合,当环形门位于最下侧时,环形门将所有的排污口关闭;环形门与池体之间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液压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伟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阳伟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2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