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锚式悬索桥主缆平弯锚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31110.2 | 申请日: | 202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7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邓玮琳;蔡亮;李雪峰;丁佳元;马韩江;赵成栋;蒋维刚;祝金伟;董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1D11/0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索桥 主缆平弯 锚固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自锚式悬索桥主缆平弯锚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钢箱主梁,以及由若干索股组成的主缆,主缆需要锚固在钢箱主梁的一端穿入钢箱主梁内,通过散索鞍散开所有索股呈环绕散索中心线对称的锥形辐射结构;散索中心线与主缆的主缆中心线属于同一个与水平面呈锐角夹角的平面,且在平面内与主缆中心线呈钝角夹角;每一索股在被散索鞍散开后均锚固于钢箱主梁内的锚固面。施工时,将锚固面上需要锚固的点位分成若干行和若干列,从下向上依次锚固;每一行的锚固顺序均为从远离钢箱主梁的外边线位置向靠近钢箱主梁的外边线位置依次锚固。本发明耐久性更优,使管养人员可经主梁箱体内部直达主缆锚固端,更便于管养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主缆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锚式悬索桥主缆平弯锚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自锚式悬索桥主缆的锚固方式一般采用散开锚固,主缆通过散索鞍或散索套后均匀散开成单股索股,单股索股锚固在主梁梁端的锚固面上。当主缆需要竖弯转向时,再采用散索鞍实现;当不需要转向时,则采用散索套。
然而,无论采用散索鞍或散索套,索股锚固面均位于主梁梁端,即锚固端位于主梁箱体外部;且散开后的主缆索股中心线与散开前的主缆在平面线形上保持方向一致,即不发生平面弯曲。
上述工艺成熟,施工简单,应用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主缆索股锚固端位于主梁箱体外部,直接暴露于大气环境,既不利于结构耐久性,又使得后期运营阶段管养人员不能直达,为管养带来不便。
而且,在索股散开后占用的空间增大,由于散开前后的主缆索股中心线在平面上保持一致,则必须增加主梁锚固端的宽度,桥梁宽度在主梁锚固端发生突变。
因此,如何提高锚固结构的耐久性,简化结构,为运营阶段管养带来便利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自锚式悬索桥主缆平弯锚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实现的目的是提高锚固结构的耐久性;为运营阶段管养带来便利;不需要加宽主梁锚固端,避免宽度增加引起的梁宽突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自锚式悬索桥主缆平弯锚固结构,包括钢箱主梁,以及由若干索股组成的主缆。
其中,所述主缆需要锚固在所述钢箱主梁的一端穿入所述钢箱主梁内,通过散索鞍散开所有所述索股呈环绕散索中心线对称的锥形辐射结构;
所述散索中心线与所述主缆的主缆中心线属于同一个与水平面呈锐角夹角的平面,且在所述平面内与所述主缆中心线呈钝角夹角;
每一所述索股在被所述散索鞍散开后均锚固于所述钢箱主梁内的锚固面。
优选的,所述散索鞍包括散索鞍主承压板、散索鞍底板、散索鞍副承压柱和散索鞍横肋;
所述散索鞍主承压板与所述散索鞍底板之间,所述散索鞍副承压柱和所述散索鞍横肋之间均呈移动副连接,均能相对移动;
所述散索鞍主承压板和所述散索鞍底板均竖向布置,所述散索鞍主承压板背向所述散索鞍底板的一面设有互相交错呈网格状布置的若干散索鞍横向支承板和若干散索鞍水平向支承板;
呈网格状布置的若干所述散索鞍横向支承板和若干所述散索鞍水平向支承板与所述钢箱主梁之间设有若干主承压板横向加劲。
优选的,每一所述散索鞍横向支承板、每一所述散索鞍水平向支承板和每一所述主承压板横向加劲均设置在相对所述散索鞍远离所述钢箱主梁的外边线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锚固面包括用于锚固每一所述索股的锚箱后板;
所述锚箱后板与所述钢箱主梁的钢梁顶板和钢梁底板之间分别设有若干锚箱竖向板和若干锚箱竖向加劲;
所述锚箱后板与所述钢箱主梁之间设有钢梁腹板和若干锚箱外侧水平向加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1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