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椎牵引带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15985.3 | 申请日: | 202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2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程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玉霞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41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牵引 | ||
本发明颈椎牵引带,其特征是:用于悬吊和勾住后脑勺的后带1上设置有几个耳子2,用于勒制后带牢牢勾住后脑勺的调正头部的和勾住下颌处的前带3穿过后带上左右各一个耳子而连为一体。本发明颈椎牵引带具有结构巧妙、牢牢勾住后脑勺、压力主要落在后脑勺处的特点,具有市场广阔、经久耐用、很好装饰、很好调节、容易使头部正立和稳定的轻松正位拉伸颈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颈椎牵引带。
背景技术
现有颈椎牵引带有多种,但都是这四个部分组成的:牵拉带、前带、后带和调节带,牵拉带设置在前带和后带在使用时的最高端,用于悬吊,前带用于勾住下颌处,后带用于兜住后脑勺,调节带于两耳下方与前带和后带相连;如图1所示颈椎牵引带,互联网各大电商平台几乎都有售,由于后带1和前带3都是成片状或瓢状,边缘逞弧形,所以在承受拉扯和压力时很容易变形和破损,这是现有颈椎牵引带缺点之一;由于现有颈椎牵引带只是头下方被兜着,上方却没有任何使头部正立和稳定的设置,所以使用时头部不稳难以放松,这是现有颈椎牵引带的缺点之二;由于现有颈椎牵引带后带、前带是成片状和瓢状的,又没有勒制后带牢牢勾住后脑勺的设置,所以后带无法向后脑勺隆起处下方深入,于是后带对后脑勺没有多大的勾起力度,受力面自然就主要落在下颌处,从而挤压下颌口腔和面部,同时,患者为了头不向后仰,就使头部向前发力,所以使人感到紧张和难受,这是现有颈椎牵引带缺点之三,这也是现有颈椎牵引带最大的缺点。近观身边,放眼世界,低头族.颈椎病真是太多了,非常需要一种耐用的压力主要落在后脑勺处的轻松正位拉伸颈椎的颈椎牵引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颈椎牵引带存在的上述三大缺点,提供一种经久耐用的、容易使头部正立和稳定的、牢牢勾住后脑勺的、压力主要落在后脑勺处的、轻松正位拉伸颈椎的颈椎牵引带。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颈椎牵引带,其特征是:用于勾住后脑勺的后带1上于在使用时两耳上方设置几个耳子2,前带3穿过后带1左右各一个耳子,经过前额至下颌处而连为一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颈椎牵引带,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勾住后脑勺的后带1不要耳子,直接与经过前额至下颌处的前带3于两耳上方交叉互相勒制而连为一体。
使用中,由于前带后带主杆都是直的,且无需太宽,拉伸颈椎时,就象捆绑的重物被吊起一样,所以不易变形和破损,这便解决了现有颈椎牵引带缺点之一;由于头下方被兜住,头的上方也被前带和后带勒着,所以头部稳稳的容易放松,这便解决了现有颈椎牵引带缺点之二;当后带被吊起时,后带和前带于两耳上方互相勒制,这时开始调节前带松紧度,达到调节后带松紧和调正头部的目的,由于后脑勺与颈椎的垂直距离比下颌与颈椎的垂直距离短得多,所以头部保持正立位拉伸颈椎时,压力自然就主要落在后脑勺处(后脑勺被勾住的部位肌肉厚实能够承受),而前带的压力还有前额的分担,所以下颌处所承受的压力就很小,患者很轻松,可以说话、看手机等等,这便解决了现有颈椎牵引带缺点之三。
本发明颈椎牵引带具有结构巧妙、牢牢勾住后脑勺、压力主要落在后脑勺处的特点,具有市场广阔、经久耐用、很好装饰、很好调节、容易使头部正立和稳定的轻松正位拉伸颈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颈椎牵引带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颈椎牵引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后带不要耳子的颈椎牵引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以纤维、纺织品、皮、饰品等为材料制作成后带1,后带上于在使用时两耳上方设置几个耳子2,几个耳子供不同患者选择其中左右各一个耳子,以纤维、纺织品、皮、饰品等为材料制作成前带3,前带穿过后带左右各一个耳子而连为一体;可以在后带和前带上选择适当的位置设置摩术贴、卡扣等用于调节和固定,后带可以是一条带圈,可以在颈椎牵引带上配置荷叶边、帽子、发带、头花、吊坠等饰品以增加美感。
如图3所示,后带1不要耳子,其它制作与图2中相同,直接将前带3与后带1在两耳上方交叉互相勒制而连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玉霞,未经程玉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15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