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有效降低局部放电的电流互感器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412027.0 | 申请日: | 202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3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华;覃庚明;高建明;徐梁山;林永洪;卢建谊;申翰锋;钟志恒;莫敬辉;李少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2 | 分类号: | H01F27/32;H01F27/28;H01F27/34;H01F27/26;H01F27/24;H01F27/02;H01F38/30;H01F41/06;H01F41/12;H01F41/02;H01F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时嘉鸿 |
地址: | 526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降低 局部 放电 电流 互感器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降低局部放电的电流互感器及制作方法,包括:环氧树脂第一绕组模块,设置减极性第一绕组线圈,通过第一环氧树脂涂覆多级层间绝缘纸第一构架并绕设多级层间绝缘纸,获取减极性第一绕组;屏蔽加层第二绕组模块,在减极性第一绕组外减极性绕设二次侧绕组,并在第二环氧树脂固封层外增设第一绕组屏蔽层;抗压稳定铁芯组模块,设置消应力圆环形铁芯、抗压环形上端盖及稳定环形下端盖,获取抗压稳定铁芯组;透湿防潮壳体模块,设置外层防潮壳体、壳体虹吸层及鳞片层压表层,通过吸水膨胀应力及失水回缩实现互感器的防潮透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精度互感器精密制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有效降低局部放电的电流互感器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流互感器的局部放电是较为关键的互感器技术问题;具体问题包括:如何通过第一绕组涂覆绕设多级层间绝缘纸、如何绕设二次侧绕组并进行绕组屏蔽、如何获取获取抗压稳定铁芯组以及如何进行外层防潮实现互感器的防潮透湿等问题尚待解决;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可有效降低局部放电的电流互感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降低局部放电的电流互感器,包括:
环氧树脂第一绕组模块,设置减极性第一绕组线圈,通过第一环氧树脂涂覆多级层间绝缘纸第一构架并绕设多级层间绝缘纸,获取减极性第一绕组;
屏蔽加层第二绕组模块,在减极性第一绕组外减极性绕设二次侧绕组,并在第二环氧树脂固封层外增设第一绕组屏蔽层;
抗压稳定铁芯组模块,设置消应力圆环形铁芯、抗压环形上端盖及稳定环形下端盖,获取抗压稳定铁芯组;
透湿防潮壳体模块,设置外层防潮壳体、壳体虹吸层及鳞片层压表层,通过吸水膨胀应力及失水回缩实现互感器的防潮透湿。
优选的,环氧树脂第一绕组模块包括:
第一环氧树脂子模块,通过环氧树脂、苯乙炔基硅烷及六元杂环化合物混合,获取第一环氧树脂;
第一构架子模块,通在减极性第一绕组构架上涂覆第一环氧树脂并绕设多级层间绝缘纸,获取多级层间绝缘纸第一构架;
第一绕组线匝子模块,通过减极性线圈绕制在多级层间绝缘纸第一构架上,并通过第一环氧树脂涂覆固封,获取减极性第一绕组。
优选的,屏蔽加层第二绕组模块包括:
第二绕组线匝子模块,在减极性第一绕组外减极性绕设二次侧绕组,获取减极性二次侧绕组;
第二绕组屏蔽层子模块,在减极性二次侧绕组通过第二环氧树脂固封,并在第二环氧树脂固封层外增设第一绕组屏蔽层;第二环氧树脂与第一环氧树脂材料组分相同,第二环氧树脂固封层具有第二固封形状、第二固封压力及第二固封温度,适应减极性二次侧绕组;
减极性接线排子模块,通过多端口减极性接线排,将减极性二次侧绕组电流自二次侧绕组第三导电端流出经外部回路到二次侧绕组第四导电端。
优选的,抗压稳定铁芯组模块包括:
抗压环形上端盖子模块,在透湿防潮壳体上端,设置轮辐条状绝缘抗压筋,在轮辐条状绝缘抗压筋上固封设置环形上端盖,获取抗压环形上端盖;
稳定环形下端盖子模块,在透湿防潮壳体下端,通过环氧树脂层压贴附抗震动绝缘垫,固封设置环形下端盖,获取稳定环形下端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12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阻燃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管道钢板桩软联结支护安装施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