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冲渣水及乏汽余热回收冷热联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02130.7 | 申请日: | 2023-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4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敬玉;赵怀超;白亮;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昊姆(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F22B1/04;F25B30/02;C21B3/08;C21B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郭楚媛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冲渣水 余热 回收 冷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冲渣水及乏汽余热回收冷热联供系统,包括制冷制热模块和余热回收模块,制热模块与余热回收模块连接,余热回收模块包含渣水回收模块,冲渣乏汽回收模块,发生模块,渣水回收模块与冲渣乏汽模块和制冷制热模块连接,冲渣乏汽模块与发生模块连接,发生模块通过储液箱实现循环,与冲渣乏汽模块相连,实现乏汽余热的循环输出;渣水回收模块用于实现冲渣水的过滤及渣水的换热,渣水换热器实现循环水制热,渣水回收模块中产生的高炉冲渣乏汽进入冲渣乏汽回收模块,以实现冲渣乏汽中余热的回收与存储,并二次加热循环水,实现循环水的高品质输出,满足外界的制冷、制热需求,且能将冷凝水存储,实现循环水的补充,提高机组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冲渣水及乏汽余热回收冷热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高炉炼铁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熔渣,高温熔渣携带巨大的余热热量,常常采用水淬法实现高炉渣的冷却,以保证高炉系统的正常运行,该方法消耗的热量占高炉总热耗的15%以上,在冷却过程中,会产生热损耗主要包括高炉冲渣水和水蒸气蒸发,而为更好的利用热损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常是将冲渣水直接或间接换热,供暖季用于加热供暖水,以实现冲渣水的余热回收。
在公开号为:CN103173581B的专利文件中,通过两套带有冷水池的冲渣水冷却塔及冷却塔泵冲渣水系统,与换热单元并联,实现冲渣水的复合取热,最大限度回收冲渣水预热,但难以实现水蒸气中热量的余热回收,同时也无法在非供暖季对余热进行回收;
在公开号为:CN213624212U的专利文件中,利用闪蒸罐,采用低压闪蒸技术,避免冲渣水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避免污染,堵塞与腐蚀结垢问题,提到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利用蒸汽型溴化锂制冷机,实现夏季对冲渣水的余热利用,但也无法实现对水蒸气的余热回收。
在公开号为:CN110375557A的专利文件中,利用供暖管网全面覆盖千家万户的特点,解决了冲渣水余热在冬季和夏季的余热应用,但对于水蒸气的余热回收,依旧无法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炉冲渣水及乏汽余热回收冷热联供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制冷制热模块和余热回收模块,所述制冷制热模块与所述余热回收模块连接;
所述余热回收模块包含渣水回收模块,冲渣乏汽回收模块,发生模块;
所述渣水回收模块与所述冲渣乏汽回收模块和所述制冷制热模块连接,所述冲渣乏汽回收模块与所述发生模块连接;
所述发生模块通过储液箱实现循环;
所述发生模块,与所述冲渣乏汽模块连接,用于乏汽余热循环输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渣水回收模块包含高炉冲渣水池,过滤器和渣水换热器,所述高炉冲渣水池依次与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渣水换热器连接,所述渣水换热器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高炉冲渣水池和所述制冷制热模块连接,所述高炉冲渣水池与所述冲渣乏汽回收模块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冲渣乏汽模块包含吸收塔、自循环换热器、第一闪蒸罐,所述高炉冲渣水池排出的高炉冲渣乏汽进入所述吸收塔,与低温溶液直接接触换热,热量被吸收后的低温乏汽从吸收塔排出系统,回收的冲渣乏汽热量通过自循环换热器加热蒸汽凝水,随后进入第一闪蒸罐,最终以蒸汽的形式送至制冷制热模块,换热后的高温溶液返回吸收塔循环喷淋换热排出至发生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发生模块包含储液箱,第二闪蒸罐,蒸发器,压缩机和所述凝水箱,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自循环换热器与所述吸收塔连接,用于所述高温溶液的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昊姆(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昊姆(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021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丁酸在制备治疗口腔溃疡药物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压缩颗粒3D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