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式双涡轮波浪能吸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97928.7 | 申请日: | 2023-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芳;吴雨蕊;陈焜;杨高远;石冰艳;常嘉慧;徐向阳;郎泳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18 | 分类号: | F03B13/18;H02K7/18;H02K7/10;H02K7/116;H02K5/12;H02K5/124;H02K5/10;B63B22/00;B63B22/24;B63J3/04;B63J3/00;F03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汇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7 | 代理人: | 黄川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式双 涡轮 波浪 吸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式双涡轮波浪能吸收装置,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浮式波浪能吸收装置不能兼顾适用于宽波浪频率范围、高能量吸收效率、高发电机工作效率和低制造维护成本的问题。本发明的利用双涡轮的同向旋转,并通过行星排的变向和加速作用,使得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在浮标外壳上下浮动较小时,仍具有较大的转速差,进而高效发电;上、下涡轮叶片都能绕轴旋转,使得在浮标外壳的向上/下运动时,电机转子和定子的转动方向不变,进而发电机工作稳定;浮标外壳不在海水阻力下旋转,能量耗散少,能量转化效率高;双涡轮同向旋转,内外传动轴之间的轴承的磨损小,并通过密封装置隔绝发电机与海水,抗腐蚀,制造维护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式双涡轮波浪能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波浪能是目前最清洁的能源之一。与其它能源相比,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可预测性强和能量损失小等优点。
目前针对波浪能吸收装置的研究、应用以点吸收器,即浮式波浪能吸收装置为主,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海浪的波动,带动浮标运动将波浪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浮标的起伏运动直接驱动发电机工作。然而,传统的浮式波浪能吸收装置需要在与波浪波动频率形成共振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由于海浪是由复杂的波动组合而成,因此传统的浮式波浪能吸收装置的适用范围窄,能量吸收效率低。此外,由于在通常情况下浮标的起伏运动范围很小,因此现有的通过浮标的起伏运动直接驱动发电机的方式,常导致传递到发电机的输入转速较低并且转动方向改变频繁,不能满足发电机在高效工况下工作的输入转速。部分现有浮式波浪能吸收装置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输入转速,但是其浮体起到了传递转速的作用,在海水阻力下能量耗散大,造成发电机工作效率低,并且双涡轮异向旋转,造成对应传动轴之间的磨损严重,维护成本高。再者,部分现有浮式波浪能吸收装置的发电机与海水接触,进一步提升了制造维护成本。
综上,现有浮式波浪能吸收装置存在不能兼顾适用于较宽的波浪频率范围、高能量吸收效率、高发电机工作效率和低制造维护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式双涡轮波浪能吸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浮式波浪能吸收装置存在不能兼顾适用于较宽的波浪频率范围、高能量吸收效率、高发电机工作效率和低制造维护成本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式双涡轮波浪能吸收装置,包括机械传动与转速输入机构1、发电机2和浮标外壳3;其中,
机械传动与转速输入机构1与浮标外壳3连接,所述浮标外壳3在波浪作用下作起伏运动,通过所述机械传动与转速输入机构1吸收波浪能并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内置于所述浮标外壳3中的所述发电机2工作,产生电能;
所述机械传动与转速输入机构1包括传动机构、上涡轮15和下涡轮16,所述发电机2包括电机转子21和电机定子22;所述下涡轮16用于带动所述电机转子21转动,所述上涡轮15用于通过所述传动机构的作用,带动所述电机定子22转动;其中,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减小所述上涡轮15与所述电机定子22之间的传动比,并使所述电机定子22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上涡轮15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为单行星轮形式的行星排11,包括中心轮111、行星轮保持架112和齿圈113,所述机械传动与转速输入机构1还包括外传动轴13和定子转轴14;其中,
所述外传动轴13为中空结构,所述外传动轴13下端与所述上涡轮15固定连接,所述外传动轴13上端与所述齿圈113固定连接,用于将上涡轮15的扭矩和转速传递给行星排11;
所述行星轮保持架112与所述浮标外壳3保持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轮111与所述定子转轴14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轮111用于将放大后的转速传递给所述定子转轴14,所述定子转轴14用于带动电机定子22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97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装饰条的板材
- 下一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