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构筑物地下室侧墙中浅层长期观测兼应急疏干井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93267.0 | 申请日: | 2023-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0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瞿成松;李星;王俊淞;宋翔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E02D19/12;E02D19/18;E02D29/045;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构 地下室 侧墙中浅层 长期 观测 应急 疏干井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构筑物地下室侧墙中浅层长期观测兼应急疏干井结构,包括止水帷幕结构、地下室外墙结构和设置于止水帷幕结构与地下室外墙结构两者之间的缝隙肥槽内的多个疏干井;止水帷幕结构与地下室外墙结构之间级配砂回填;疏干井的位置与一潜水含水层的位置对应;疏干井包括一过滤器、一井管、一止水材料层、一滤料层和一沉淀管;井管底部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底部设置有沉淀管;止水材料层设置于井管的外围并位于过滤器上方;滤料层设置于过滤器和沉淀管外围并部分高于过滤器。本发明的一种建构筑物地下室侧墙中浅层长期观测兼应急疏干井结构,可实现建筑物地下室侧墙肥槽内潜水水位长期观测和应急疏干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环境岩土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构筑物地下室侧墙中浅层长期观测兼应急疏干井结构。
背景技术
建构筑物基坑和地下室地下水控制领域确保基坑安全,保护周边环境,采用传统地下水控制方法效果较差,没有建筑物地下室侧墙肥槽内潜水水位长期观测和应急疏干功能。一种建构筑物地下室侧墙外肥槽中浅层长期观测兼应急疏干井结构止水一体化模式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建构筑物地下室侧墙中浅层长期观测兼应急疏干井结构,可实现建筑物地下室侧墙肥槽内潜水水位长期观测和应急疏干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建构筑物地下室侧墙中浅层长期观测兼应急疏干井结构,包括一止水帷幕结构、一地下室外墙结构和设置于所述止水帷幕结构与所述地下室外墙结构两者之间的缝隙肥槽内的多个疏干井;所述止水帷幕结构围设于所述地下室外墙结构外围;所述止水帷幕结构与所述地下室外墙结构之间级配砂回填;所述疏干井的位置与一潜水含水层的位置对应;所述疏干井包括一过滤器、一井管、一止水材料层、一滤料层和一沉淀管;所述井管底部设置有所述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底部设置有所述沉淀管;所述止水材料层设置于所述井管的外围并位于所述过滤器上方;所述滤料层设置于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沉淀管外围并部分高于所述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止水帷幕结构包括一竖向止水帷幕、若干钻孔灌注桩以及在所述竖向止水帷幕与所述钻孔灌注桩之间设置的若干高压旋喷桩;所述竖向止水帷幕采用围护结构,所述围护结构包括三轴搅拌桩或地下连续墙。
优选地,所述竖向止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小于1e-7cm/s。
优选地,所述地下室外墙结构包括一基础底板;所述基础底板位置对应所述潜水含水层。
优选地,所述地下室外墙结构与所述止水帷幕结构之间还自上而下设置有一换撑板带、一砼围檩和一素砼传力带;所述换撑板带和砼围檩位于所述基础底板上方;所述素砼传力带与所述基础底板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疏干井内放置有传感器或水泵。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太阳能供能装置,所述太阳能供能装置连接所述水泵。
优选地,所述疏干井施工前,对所述止水帷幕结构多次实施生产性抽水试验和验证试验,确保所述竖向止水帷幕对潜水含水层的隔水效果。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止水帷幕结构、地下室外墙结构和疏干井的配合,解决止水帷幕结构会遭受大气降水积聚引起的渗漏、肥槽回填不密实会渗水、地下室侧墙渗漏开裂等抗渗、变形问题。有效抑制地下室外墙渗漏点的产生,自动疏干。提高围护、疏干井和地下室外墙的垂直度,确保地下室长期使用地下水控制万无一失,形成一体化地下室外墙地下水控制和应急止水结构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建构筑物地下室侧墙中浅层长期观测兼应急疏干井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建构筑物地下室侧墙中浅层长期观测兼应急疏干井结构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93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箱加热用水油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排液的双转子复合式气液分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