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异地多活架构的智慧水务系统及管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87488.7 | 申请日: | 2023-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1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邓友汉;宋子达;余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0 | 分类号: | H04L67/10;H04L67/12;H04L69/30;H04L41/06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淑华 |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异地 架构 智慧 水务 系统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异地多活架构的智慧水务系统及管理方法,一种基于异地多活架构的智慧水务系统,包括:访问连接层、路由层和服务层,所述路由层分别连接所述访问连接层和所述服务层;其中,所述服务层包括当前水务中心、同城水务中心与跨城水务中心,所述当前水务中心分别与所述同城水务中心和所述跨城水务中心连接。该系统通过在同城部署两个中心,异地部署一个中心的方式,形成了两地三中心的部署模式,实现在不同地理位置上均能对外提供应用服务,同时结合智慧水务的业务特点,路由层对业务服务数据的业务类型进行判断,进而将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写入不同的水务中心中,保障了核心业务的实时可用性,满足了对外服务和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水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异地多活架构的智慧水务系统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智慧水务系统利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和广泛发掘水务信息资源,包括水务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全面提升水务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实现更全面的感知、更主动的服务、更整合的资源、更科学的决策、更主动地控制和更及时的应对。
但是,当前智慧水务系统实施主要以集中式部署或云平台部署方式对外提供应用,若发生极端事件时(如机房火灾等)系统无法对外,存在单点故障,无法满足核心业务(如管网泄露、洪水险情处置、污染防控、应急处理)的实时可用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主要解决现有智慧水务系统采用集中式部署方式或采取云平台模式部署,存在单点故障,无法满足核心业务的实时可用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基于异地多活架构的智慧水务系统及管理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异地多活架构的智慧水务系统,包括:访问连接层、路由层和服务层,所述路由层分别连接所述访问连接层和所述服务层;其中,所述服务层包括当前水务中心、同城水务中心与跨城水务中心,所述当前水务中心分别与所述同城水务中心和所述跨城水务中心连接;
所述访问连接层,用于分别获取所述服务层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基于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确定配置规则;
所述路由层,用于获取业务服务数据,对所述业务服务数据的业务类型进行判断,当所业务服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写入类业务数据时,则利用所述配置规则将所述写入类业务数据分别传输给所述当前水务中心与所述跨城水务中心;
所述当前水务中心,用于对所述写入类业务数据进行写入存储,并将所述写入类业务数据实时同步给所述同城水务中心与所述跨城水务中心;
所述跨城水务中心,用于对所述写入类业务数据进行写入存储;
所述路由层,还用于当所述业务服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为只读类业务数据时,则利用所述配置规则将所述只读类业务数据传输给所述同城水务中心;
所述同城水务中心,用于对所述只读类业务数据进行读取,并将所述写入类业务数据与所述只读类业务数据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异地多活架构的智慧水务系统,通过在同城部署两个中心(即当前水务中心与同城水务中心),异地部署一个中心(即跨城水务中心)的方式,形成了两地三中心的部署模式,实现在不同地理位置上均能对外提供应用服务,解决了单点故障的技术问题,同时结合智慧水务的业务特点,路由层对业务服务数据的业务类型进行判断,进而将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写入不同的水务中心中,保障了核心业务的实时可用性,满足了对外服务和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写入类业务数据,包括:
水质动态监测与预警数据、水污染事件处理数据、水环境质量分析数据和排水系统应急管理与指挥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只读类业务数据,包括:
水环境监管一张图数据、污染排放管理数据和流域及污染源档案管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874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