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人防管道用的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81330.9 | 申请日: | 202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6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玲 |
主分类号: | F16L3/08 | 分类号: | F16L3/08;F16L3/20 |
代理公司: | 安徽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李悝 |
地址: | 25709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人防 管道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管道安装支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下人防管道用的支撑装置,解决了地下人防工程使用设备对管道进行安装存在弊端的问题,其包括圆形承载底座,所述圆形承载底座的底部环形等距离安装有万向轮,圆形承载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转动调节组件,圆形承载底座的顶部且位于转动调节组件的内侧环形等距离转动连接有三个倒L形件,三个倒L形件的一端均安装有与转动调节组件连接的支撑升降臂,三个支撑升降臂的顶部之间安装有托载板,托载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长块,支撑长块的顶部开设有圆弧槽;本地下人防管道用的支撑装置能够有效的对管道进行支撑与固定,同时能够有效的对管道进行升降调节与水平位置移动微调,从而极大的方便了管道的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安装支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人防管道用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而在地下人防工程中安装的管道大多为输水金属管道,并且输水金属管道通过安装架安装在建筑的顶部。
而在安装金属管道时,由于金属管道的重量较大,需要使用设备对金属管道进行起吊而辅助工人进行安装与固定,设备的使用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与位置,并且高度调节的精度较差,需要反复进行调试,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现需设计一种地下人防管道用的支撑装置,使其辅助人工对管道进行安装,使管道的安装更加的方便便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人防管道用的支撑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地下人防工程使用设备对管道进行安装存在弊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人防管道用的支撑装置,包括圆形承载底座,所述圆形承载底座的底部环形等距离安装有万向轮,圆形承载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转动调节组件,圆形承载底座的顶部且位于转动调节组件的内侧环形等距离转动连接有三个倒L形件,三个倒L形件的一端均安装有与转动调节组件连接的支撑升降臂,三个支撑升降臂的顶部之间安装有托载板,托载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长块,支撑长块的顶部开设有圆弧槽,支撑长块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夹块,圆形承载底座的中部开设有圆通槽,圆形承载底座顶部的中部安装有固定微调组件,固定微调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抵触橡胶圆球,圆形承载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转动调节组件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转动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圈和转动圈,固定圈固定连接在圆形承载底座的顶部,转动圈活动套接在固定圈的表面,固定圈的外表面和转动圈的内表面均环形等距离开设有圆弧槽,固定圈和转动圈相对的两个圆弧槽之间安装有滚珠,转动圈外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齿圈一,转动圈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的齿圈二,从而能够有效的进行转动调节。
优选的,三个所述支撑升降臂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第一管体的下部与倒L形件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管体活动插接在第一管体的内部,第三管体活动插接在第二管体的内部,第四管体活动插接在第三管体的内部,第一管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齿圈一啮合连接的转动齿轮,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滑块,螺纹杆与固定滑块螺纹连接并插接在第四管体的内部,第四管体的顶部均与托载板的底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体的中部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一,两个通孔一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调节齿轮一,第一管体内部两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一,第三管体其中两个对称表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二,调节齿轮一啮合连接在齿条一和齿条二之间,从而能够有效的进行伸缩调节。
优选的,所述第三管体其中另两个对称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孔二,通孔二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调节齿轮二,第四管体表面两侧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三,第二管体内部两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四,调节齿轮二啮合连接在齿条三和齿条四之间,从而能够有效的进行伸缩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玲,未经张海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81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调温壳
- 下一篇:一种叶丝冷却方法、系统及烟丝制备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