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负极极片制造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76430.2 | 申请日: | 202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1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任涛;刘宏勇;黄亮;于哲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家蕊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负极 制造 参数 确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池负极极片制造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参考电池的实际析锂窗口、所述参考电池的负极极片的参考压实密度和参考面密度,以及目标电池的目标析锂窗口;
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参考电池与所述目标电池的目标面密度差值和目标压实密度差值、用户在面密度系数区间中选择的目标面密度系数和在压实密度系数区间中选择的目标压实密度系数;
依据所述实际析锂窗口、所述目标面密度差值、所述目标压实密度差值、所述目标面密度系数和所述目标压实密度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池的预测析锂窗口;
确定所述预测析锂窗口与所述目标析锂窗口的差值是否属于预设析锂窗口差值范围;
若所述预测析锂窗口与所述目标析锂窗口的差值属于预设析锂窗口差值范围,则将所述参考面密度与所述目标面密度差值作差得到所述目标电池的目标面密度,将所述参考压实密度与所述目标压实密度差值作差得到所述目标电池的目标压实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实际析锂窗口、所述目标面密度差值、所述目标压实密度差值、所述目标面密度系数和所述目标压实密度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池的预测析锂窗口,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目标电池的预测析锂窗口:
Zm=o+m×ΔX+bm×ΔY
上述公式中,Zm指的是目标电池的预测析锂窗口,Zo指的是参考电池的实际析锂窗口,am指的是用户选择的目标面密度系数,ΔX指的是所述目标面密度差值,bm指的是用户选择的目标压实密度系数,ΔY指的是所述目标压实密度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面密度系数区间:
获取第一电池组中多个电池的实际析锂窗口;其中,每个电池的正极极片制造参数相同且电池容量属于预设容量区间,每个电池的负极极片的面密度不同但压实密度相同;
在多个电池中随机选择一个第一电池,计算所述第一电池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除所述第一电池之外的每个第二电池的面密度差值;
依据所述第一电池的实际析锂窗口、每个第二电池分别对应的面密度差值和实际析锂窗口进行数据拟合,确定每个第二电池对应的第一拟合函数及所述第一拟合函数的面密度系数;
将第一拟合函数中面密度系数的最小值作为面密度系数区间的下限值,将第一拟合函数中面密度系数的最大值作为面密度系数区间的上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电池的实际析锂窗口、每个第二电池分别对应的面密度差值和实际析锂窗口进行数据拟合,确定每个第二电池对应的第一拟合函数及所述第一拟合函数的面密度系数,包括:
针对每个第二电池,将该第二电池对应的实际析锂窗口作为因变量,将该第二电池对应的面密度差值作为自变量,将所述第一电池的实际析锂窗口作为常数进行数据拟合,得到每个第二电池对应的第一拟合函数;
将每个第一拟合函数中因变量对应的系数作为该第一拟合函数的面密度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所述压实密度系数区间:
获取第二电池组中多个电池的实际析锂窗口;其中,每个电池的正极极片制造参数相同且电池容量属于预设容量区间,每个电池的负极极片的面密度相同压实密度不同;
在多个电池中随机选择一个第三电池,计算所述第三电池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除所述第三电池之外的每个第四电池的压实密度差值;
依据所述第三电池的实际析锂窗口、每个第四电池分别对应的压实密度差值和实际析锂窗口进行数据拟合,确定每个第四电池对应的第二拟合函数及所述第二拟合函数的压实密度系数;
将第二拟合函数中压实密度系数的最小值作为压实密度系数区间的下限值,将第二拟合函数中压实密度系数的最大值作为压实密度系数区间的上限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764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