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泳池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70876.4 | 申请日: | 202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4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符壮;徐惠;邓小光;肖徽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B63C9/18;B63C9/22;E04H4/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潘月仙 |
地址: | 5100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泳池 救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泳池救生装置,涉及泳池救生技术领域,包括泳池基层与臂环,所述泳池基层内部开设有浅水区,该泳池救生装置,通过设置有臂环、第一储存筒、第二储存筒与第三储存筒,在游泳者出现抽筋或者感到身体不适时,可以将手指插入任意一个通孔内部,使得第一储存筒、第二储存筒与第三储存筒内部存储的反应液与柠檬酸与碳酸氢钠进入至反应箱内部,使得原料出现化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得二氧化碳通过收纳腔进入至第二气囊内部,使得第二气囊膨胀,使得移动块带动卡柱的一端移动出卡槽内部,对固定条的限位接触,使得第一气囊膨胀出收纳腔内部,使得气囊张开,产生浮力,防止游泳者溺入水中,从而能够对游泳者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泳池救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泳池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游泳的过程中因为初学者的技能问题、会游泳者大意的思想问题或者身体突然抽筋等身体问题,会出现溺水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游泳馆(池)采用的救生方式普遍的采用救生员救生的方式,救生员发现出现溺水情况以及赶来进行救援的过程较长,一些溺水人员并不能支撑到等到救援的时候,从而导致溺水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泳池救生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泳池救生装置,包括泳池基层与臂环,所述泳池基层内部开设有浅水区,所述泳池基层的内部且位于浅水区的一侧设置有深水区,所述泳池基层的顶部设置有游泳室,两个所述臂环之间铰接连接,所述臂环的顶部均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臂环内部均开设有反应槽,所述反应槽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储存筒,所述反应槽内部且位于第一储存筒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储存筒,所述反应槽内部且位于第二储存筒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三储存筒,所述反应槽内部均设置有反应箱,所述第一储存筒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二储存筒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三储存筒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与第三开关阀的一端均延伸至反应箱内部,所述反应箱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阀,所述臂环内部且位于反应槽的一侧均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连接阀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气囊内部,所述臂环的内侧均设置有柔性垫。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均设置有柔性板,所述柔性板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固定条,所述臂环内部且位于收纳腔的上方与下方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均设置有卡柱,所述固定条的一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柱的一端均延伸至卡槽内部,所述移动槽内腔的底部且位于卡柱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二气囊,所述臂环内部且位于移动槽的一侧均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气囊内部,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均与连接阀的一端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环内部均开设有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触发开关,所述固定环内部且位于检测槽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一端均设置有推柱,所述连接槽内部且位于推柱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推柱的一端均延伸至检测槽内部并设置有触发板,所述固定环的外侧且位于连接槽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
可选的,一个所述臂环的一侧设置有粘接带,所述粘接带粘接在另一个臂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70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墨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可用于钎焊的高压铸造铝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