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厚管板与薄壁管自动焊接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9629.2 | 申请日: | 202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9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辉;刘明志;邰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华威化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133;B23K9/167;B23K9/32;B23K101/06;B23K10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厚管板 薄壁 自动 焊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厚管板与薄壁管自动焊接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属于气体保护自动焊接技术领域,包括厚管板、薄壁管和自动焊氩弧焊机头,薄壁管活动设于厚管板的内壁,自动焊氩弧焊机头位于厚管板的一端外部,自动焊氩弧焊机头对应厚管板的一端固定设有调节轴和定位环,定位环位于调节轴的中心,调节轴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送丝机构。本发明在焊接时,可快速准确的定位厚管板和薄壁管,使厚管板与薄壁管的焊接焊缝连续性好,送丝稳定,焊缝一次合格率在95%以上,降低了补焊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气体保护自动焊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反应器、换热器等化工设备中厚管板与薄壁管自动焊接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及换热器设备中,反应管与管板的焊接、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是设备设计、制造面临的关键问题,数量众多的反应管及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装置运行的效率与安全,以及产品的合格率。
传统装置加工过程中,反应管及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采取手工焊接技术,面临着焊接效率低下、焊缝成型较差、一次合格率不高、补焊成本高昂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厚管板与薄壁管自动焊接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厚管板与薄壁管的焊接焊缝连续性好,送丝稳定,焊缝一次合格率在95%以上,降低补焊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厚管板与薄壁管自动焊接装置,包括厚管板、薄壁管和自动焊氩弧焊机头,薄壁管活动设于厚管板的内壁,自动焊氩弧焊机头位于厚管板的一端外部,自动焊氩弧焊机头对应厚管板的一端固定设有调节轴和定位环,定位环位于调节轴的中心,调节轴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送丝机构。
优选的,调节轴的外周活动套设有调节座,且调节座与调节轴之间通过螺栓定位。
优选的,调节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
优选的,定位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定位头,定位环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螺孔,且安装螺孔沿定位环环形设置若干组。
优选的,定位杆靠近定位环的一端焊接有安装螺柱,且安装螺柱螺纹贯穿于安装螺孔的内部,安装螺柱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
优选的,定位头包括定位块、填充垫和引导块,填充垫固定包裹于定位块的外周,引导块活动设于定位块的一端。
优选的,定位块靠近引导块的一端开设有固定螺孔,引导块的内部开设有隐藏孔,且隐藏孔与固定螺孔之间对应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厚管板与薄壁管自动焊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焊接操作前,将引导块放置在定位块一端,使用螺栓穿过隐藏孔并螺纹连接固定螺孔,使引导块固定在定位块一端,填充垫套在定位块外周,可组成定位结构,定位杆一端的安装螺柱穿过安装螺孔,使用安装螺母进行定位,根据薄壁管的布管方式,选用对应数量的定位结构,并将定位结构固定在对应安装螺孔的位置上,使用M4螺栓并通过空余安装螺孔将定位环安装在自动焊氩弧焊机头上;
S2:将调节座套在调节轴外周,沿调节轴轴向调整调节座的位置,使用螺栓对调节座定位,将送丝机构放置在两组安装板之间,调整角度后,拧紧调节螺栓可通过夹板对送丝机构进行定位;
S3:缓慢将自动焊氩弧焊机头推向厚管板,将定位结构深入对应薄壁管的内部,将送丝机构的前端送至焊缝位置间距为4~6mm时停止操作,形成稳定定位;
S4: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为电流170~210V,电压10~15V,保护气体流量10~15L/min,焊接速度10~15cm/min进行厚管板与薄壁管的焊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厚管板与薄壁管自动焊接的方法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华威化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天华威化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9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制备方法及芯片结构
- 下一篇:SiC功率模块门极漏电测试设备及其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