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救援破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369521.3 | 申请日: | 202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2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国祥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B08B15/0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华晟智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3 | 代理人: | 王龙 |
地址: | 23712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救援 拆装 | ||
本发明属于消防破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消防救援破拆装置,针对现有的破拆装置使用起来耗时耗力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主筒以及转动连接于主筒一侧外壁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一侧外壁开有旋转槽,且旋转筒的圆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与旋转槽相通的移动槽,移动槽的两侧内壁之间均滑动插接有齿条,且旋转筒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用于使齿条移动的旋转机构,齿条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均为“U”字形,连接杆的一侧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本发明切割板均是通过连接杆与齿条进行连接,因此多个切割板会同时开始转动,并且对需要破拆的位置进行切割,从而实现了对门窗的快速切孔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破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救援破拆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即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的意思,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在遭遇火灾以及其他灾难情况时,通常都需要消防员紧急出动,对火灾场所进行消防救援,而在救援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进入到受灾场所内部,而部分受灾场所的门窗都处于紧闭的状态,因此需要对门窗进行破拆,此时就需要用到破拆装置。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11479690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内便携式消防破拆装置,通过在工作前的准备工作来对液压油和弹簧进行压缩,并使得液压油和弹簧积攒一定的能量,而在需要击打破碎时,可对其进行释放,将前期积攒的能量瞬间释放,由于释放的速度显著大于积攒时的速度会导致瞬间能量显著增加,此时将其直接作用于玻璃或其他装置表面会直接导致其破碎,避免传统装置需要前期进行使用培训以及击打角度不对造成难以击碎的问题,可快速对装置进行破碎,减少救援时间。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室内便携式消防破拆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在需要对门窗进行破拆时,由于一些门窗是经过特别加固过的,仅仅依靠剪切或者冲击力对门窗进行剪切或者冲撞,很难对一些特制的门窗进行破拆,因此会耽误破拆进度,进而影响救援时间,并且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用剪切的方式对钢丝网等物体进行剪切式破拆时,依次剪切也会耗时较多,同样会浪费救援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破拆装置使用起来耗时耗力的问题,提供一种消防救援破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主筒以及转动连接于主筒一侧外壁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一侧外壁开有旋转槽,且旋转筒的圆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与旋转槽相通的移动槽,移动槽的两侧内壁之间均滑动插接有齿条,且旋转筒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用于使齿条移动的旋转机构,所述齿条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均为“U”字形,连接杆的一侧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台,且支撑台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切割板,切割板的一侧外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切割槽,所述主筒的一侧外壁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于旋转筒的一侧外壁,且旋转筒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用于对灰尘进行收集的除尘机构。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齿盘,且齿盘转动连接于旋转槽的一侧外壁,齿条均啮合于齿盘的圆周外壁,且齿条均互不接触,齿条呈螺旋状分布,盖板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转盘,且转盘与齿盘之间为固定连接有旋转杆。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移动槽的一端外壁均开有限位槽,且齿条的一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条,限位条为钢材质。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进气泵,且进气泵固定连接于盖板的一端外壁,进气泵套接于旋转杆的圆周外壁,且进气泵的圆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进气孔,转盘的一侧外壁开有与进气泵相通的出气孔,且盖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拦截套筒,拦截套筒套接于进气泵的圆周外壁,且拦截套筒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拦截网。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拦截套筒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固定耳板,且固定耳板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固定钉,盖板的一侧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与固定钉相对应的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国祥,未经朱国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95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式双风机结构及风机基础
- 下一篇:皮带运输机的撒料检测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