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组件、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361296.9 | 申请日: | 202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3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翁秋燕;曾志鹏;胡乔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43 | 分类号: | H01M50/443;H01M50/44;H01M50/46;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11770 | 代理人: | 王彩霞;陈伟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组件 电化学 装置 电子 | ||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极片和位于所述电极极片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包含珠粒以及位于珠粒之间的纤维,所述珠粒包括壳层和被所述壳层包裹的核芯,所述壳层包括粘结剂,所述核芯包括填料颗粒,所述填料颗粒包括无机颗粒或MOF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珠粒的平均球形度S≥0.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珠粒的平均球形度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者:
(a)S0.90;
(b)S0.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珠粒的总数量,球形度大于0.8的珠粒的数量占比为95%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珠粒的平均粒径D满足300 nm≤D≤1500 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芯的平均直径为20nm至4000nm,所述壳层的平均厚度为20nm至1000nm;所述核芯的平均直径与所述壳层的平均厚度的比值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者:
(e)1:50至10:1;
(f)1:1至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层与纤维的质量比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者:
(g)1:1至10:1;
(h)1:1至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的平均直径L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者:
(i)20 nm≤L≤1000 nm;
(j)100 nm≤L≤500 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层的表面上的所述珠粒和所述纤维的面积比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者:
(k)4:1至100:1;
(l)5:1至1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厚度T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者:
(m)5μm≤T≤15μm;
(n)5μm≤T≤1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的材料或所述壳层的材料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
(o)所述纤维的材料包括丙烯酸酯型聚合物、聚偏二氟乙烯、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物、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或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p)所述壳层的材料包括丙烯酸酯型聚合物、聚偏二氟乙烯、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物、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或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颗粒包括SiO2、Al2O3、勃姆石、羟基磷灰石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MOF材料包括ZIF-8、ZIF-67、UiO-66-NH2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化学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12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机械外破隐患测距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全自动拆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