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浪自适应救助艇收放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52814.0 | 申请日: | 2023-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1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度红望;王岩松;王稳超;熊伟;王海涛;孙长乐;关广丰;马文琦;王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3/00 | 分类号: | B63B2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意;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浪 自适应 救助 艇收放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浪自适应救助艇收放连接装置,包括:卡扣式吊耳、四脚吊索以及二合一救助艇释放钩,其中:卡扣式吊耳通过卡箍的方式固定于波浪自适应救助艇船体的四个底角;四脚吊索的其四条吊索的末端分别与所述卡扣式吊耳相连,且固定于船体上;二合一救助艇释放钩与所述四脚吊索的中间汇合部分进行连接,用于吊起波浪自适应救助艇。本发明提供的波浪自适应救助艇收放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救助艇收放装置不适应波浪自适应救助艇船体结构的技术问题,不仅能够安装于波浪自适应救助艇的箱笼式船体之上,而且能够在五级海况下安全的释放与回收波浪自适应救助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波浪自适应救助艇收放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波浪自适应救助艇能够吸收并缓冲波浪对船体的冲击,减小波浪对救助艇的影响,使其在高海况下也能稳定安全的展开救助工作。平常时救助艇存放于船舶的救助艇收放装置之上,使用时通过连接装置与缆绳相连由吊艇架进行起吊与回收工作。目前救助艇连接装置通常采用船用吊钩或船用吊钩与吊索相配合的方式,但此种连接装置并不能够适配波浪自适应救助艇特殊的箱笼式船体,因此无法完成在五级海况下连接与释放波浪自适应救助艇的工作。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现有救助艇收放装置不适应波浪自适应救助艇船体结构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波浪自适应救助艇收放连接装置。本发明连接装置不仅能够安装于波浪自适应救助艇的箱笼式船体之上,而且能够在五级海况下安全的释放与回收波浪自适应救助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波浪自适应救助艇收放连接装置,包括:卡扣式吊耳、四脚吊索以及二合一救助艇释放钩,其中:
所述卡扣式吊耳,通过卡箍的方式固定于波浪自适应救助艇船体的四个底角;
所述四脚吊索,其四条吊索的末端分别与所述卡扣式吊耳相连,且固定于船体上;
所述二合一救助艇释放钩,与所述四脚吊索的中间汇合部分进行连接,用于吊起波浪自适应救助艇。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式吊耳包括吊耳主体和卡扣,吊耳主体和卡扣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其中:
所述吊耳主体由三面板块组成,包括吊耳基板、侧面挡板与底面挡板,三面板块分别设有螺栓连接孔;
所述卡扣的整体呈V型,中间部分开设有卡扣凹槽,V型末端分别设有螺栓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式吊耳与船体进行连接时,将船体呈垂直分布的三根钢管分别置于所述吊耳主体的三面板块之间的凹槽内,所述卡扣凹槽分别卡箍到三根钢管之上,并通过螺栓与所述吊耳主体进行连接,用于夹紧船体的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与所述吊耳主体配合限制船体与所述卡扣式吊耳在三个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将所述卡扣式吊耳完全固定于船体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面挡板和所述底面挡板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吊耳基板的两个相邻边,且所述侧面挡板与所述吊耳基板连接处形成的直角内侧采用所述卡扣连接,并采用螺栓固定,所述底面挡板与所述吊耳基板连接处形成的直角内侧采用所述卡扣连接,并采用螺栓固定,所述侧面挡板和所述底面挡板连接处形成的直角内侧采用所述卡扣连接,并采用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吊耳基板、侧面挡板与底面挡板的材质均包括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采用切削加工,材质包括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波浪自适应救助艇收放连接装置,可以适应波浪自适应救助艇特殊的船体机构,并有效地在五级海况下释放与回收波浪自适应救助艇。
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船舶设备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2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