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真空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52229.0 | 申请日: | 2023-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1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柏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38 | 分类号: | H01H33/38;H01H33/664;H01H33/666;H01H33/6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6000 山西省长治***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真空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真空断路器,包括底座、磁铁固定板、真空腔外壳,底座上方设置有真空腔外壳,真空腔外壳下方设置有磁铁固定板,底座内部设置有电磁线圈,底座侧壁右侧固定安装有转换开关,磁铁固定板内部固定安装有永久磁铁,磁铁固定板外侧和圆槽内壁均均匀固定连接有四对凸板,每对凸板之间设置有助力弹簧,真空腔外壳内部设置有真空灭弧管,真空灭弧管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二级真空管,真空灭弧管内部设置有电触头,本装置通过控制转换开关操控电磁线圈工作方式推动永久磁铁运动,再通过助力弹簧的推动作用,达到电触头实现快速开合闸的动作,减少电触头受到电弧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电力输送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利用真空具有很强的绝缘特性,在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中,气体非常稀薄,气体分子的自由行程相对较大,发生相互碰撞的几率很小,提高了开合闸的灭弧效果,然而真空断路器在合闸时,触头之间发生碰撞,会产生反弹的情况,此时也会产生电弧,其瞬间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以上,可能会导致装置被击穿,两个触头接触面之间也会产生金属蒸汽,因触头冲击强度较大时,产生金属蒸汽的接触面深度随之加深,这使得电触头的损失增大,从而降低了电触头的使用寿命,导致真空断路器的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真空断路器,包括底座、磁铁固定板、真空腔外壳,所述底座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真空腔外壳上端,所述真空腔外壳下方设置有磁铁固定板,所述底座上壁开设有圆槽,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线圈筒,所述线圈筒下方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腿,所述固定腿均固定连接在底座内壁底部上方,所述线圈筒上缠绕有电磁线圈,所述线圈筒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芯,所述底座侧壁右侧固定安装有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内部开设有旋钮槽,所述旋钮槽内部转动安装有旋钮,所述磁铁固定板内部固定安装有永久磁铁,所述磁铁固定板外侧和圆槽内壁均均匀固定连接有四对凸板,所述每对凸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相同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均转动连接有相同的转筒,所述位于同侧两个转筒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方和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相同的圆板,所述位于上方和下方的圆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助力弹簧,所述真空腔外壳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真空腔外壳内部设置有真空灭弧管,所述真空灭弧管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二级真空管,所述二级真空管通过固定圆盘与真空腔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真空腔外壳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盖,所述真空腔外壳下端固定连接有下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开关上下两侧壁中央均开设有相同的正接线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正接线路与转换开关的连接,所述转换开关左右两侧壁中央均开设有相同的逆接线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逆接线路与转换开关的连接,所述转换开关左右两侧壁前方均开设有相同的电源接线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电源与转换开关的连接,所述旋钮槽底部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正导电触板和逆导电触板,所述旋钮槽侧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源导电触板,所述旋钮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电板,所述旋钮侧壁左下方和右上方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导电板,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利用旋钮的转动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灭弧管上壁和下壁均固定连接有相同的一级密封圈,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维持真空灭弧管内的真空状态,所述位于上方的二级真空管上壁和位于下方的二级真空管下壁均固定连接有相同的二级密封圈,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维持二级真空管的真空状态,所述位于同侧的一级密封圈和二级密封圈内部均共同滑动连接有导电柱,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对电触头的安装,所述位于上方的导电柱下端和位于下方的导电柱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相同的电触头,位于下方所述的导电柱下端滑动连接有电刷,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便于保证真空断路器的稳定,所述电刷远离导电柱的一端贯穿真空腔外壳侧壁并开设有下接线孔,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便于保证电力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柏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柏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2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