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连链路数据发送和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以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7725.7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9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46 | 分类号: | H04W72/0446;H04W72/0453;H04W72/40;H04W72/54;H04W72/56;H04W76/14;H04W9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董晓盈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连链 路数 发送 直连链路 资源配置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直连链路数据发送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第二业务类型数据,配置信息包含第二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信息;在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相同的情况下,根据第一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和第二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确定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类型数据,或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所述第二业务类型数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相同的情况下,根据第一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和第二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用户设备可以选择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优先级较高的业务类型数据,从而确保优先级较高的业务类型数据优先发送,保证较佳的通信效果。
分案申请说明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980000813.1,申请日为2019年05月0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直连链路数据发送和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以及装置”的中国专利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在直连链路(Sidelink)通信场景下,用户设备可以基于两种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其一,根据基站动态调度的资源进行通信,其二,是根据自主选择的资源进行通信。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基于4G的直连链路通信场景下,由于对于QoS(Quality ofService,服务质量)的要求较低,所以用户设备对于不同业务类型数据只采用一种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但是在基于5G的直连链路通信场景下,由于对QoS的要求较高,用户设备对于不同业务类型数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这就可能出现基于第一种方式通信的资源和基于第二种方式通信的资源相同的情况,使得用户设备不能确定在这个资源上通过何种通信方式发送何种业务类型数据,导致数据不能顺利地发送。
背景技术
在直连链路(Sidelink)通信场景下,用户设备可以基于两种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其一,根据基站动态调度的资源进行通信,其二,是根据自主选择的资源进行通信。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基于4G的直连链路通信场景下,由于对于QoS(Quality ofService,服务质量)的要求较低,所以用户设备对于不同业务类型数据只采用一种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但是在基于5G的直连链路通信场景下,由于对QoS的要求较高,用户设备对于不同业务类型数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这就可能出现基于第一种方式通信的资源和基于第二种方式通信的资源相同的情况,使得用户设备不能确定在这个资源上通过何种通信方式发送何种业务类型数据,导致数据不能顺利地发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直连链路数据发送方法,直连链路数据发送装置,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直连链路资源配置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直连链路数据发送方法,适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第二业务类型数据,所述配置信息包含所述第二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信息;在用于发送第一业务类型数据的第一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相同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类型数据,或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发送所述第二业务类型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类型数据,或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发送所述第二业务类型数据包括:比较所述第一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在所述第一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类型数据,在所述第二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业务类型数据的优先级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发送所述第二业务类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77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生产用辊压装置
- 下一篇:基于SLR和星间链路的联合定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