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4836.2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8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刚;谢柏林;周俊龙;刘悦;张岩;陈英;张德祥;王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奥明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9/02;F16L57/06;F16L5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周长星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蒸汽 保温 | ||
本发明公开了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涉及直埋蒸汽管道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外部设置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外部设置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防下坠组件,所述防下坠组件用于对保温棉进行承载并减弱保温棉下垂力。本发明在下半段保温棉下垂时,能够使得第一环形腔内部的两个环形板相背运动,而环形板相背运动时,由于环形板为一整段,下半段环形板相背运动使得上半段的环形板也会相背运动,上半段的保温棉则能够被第二弧形板“托”上去,即在下半段保温棉下垂时能够使得上半段的保温棉上升,进而减弱保温棉整体下垂的力,避免保温棉过度下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埋蒸汽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节能减排政策实施,集中供热得到大力发展,而集中供热规模的不断拓展必然使得直埋蒸汽管网的管道运输距离不断地增长,直埋蒸汽管道总体热损失不断增大,管道的隔热保温性能成为影响供热管网系统效益性的重要指标。
高温玻璃棉、硅酸铝棉、硅酸镁棉等软质保温材料具有耐温高、导热系数相对较低、重量轻、抗振动性能好、价格较低、施工方便等特点,常用于直埋蒸汽管道绝热保温。
在预制直埋蒸汽管道保温层设计中,为保证外护管表面温度不超过50℃,预制直埋保温管保温层厚度较厚,由于软质保温层抗压能力差的缺点,在重力长期作用下较厚的软质保温层易发生下垂现象,会造成直埋蒸汽管道保温性能下降,增大热损失,降低直埋蒸汽管道系统经济效益。因此,传统的软质保温结构存在直埋蒸汽管道保温性能下降快,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外部设置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外部设置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防下坠组件,所述防下坠组件用于对保温棉进行承载并减弱保温棉下垂力;
所述防下坠组件具体包括圆周开设于外管内部的第一环形腔,所述第一环形腔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环形板,两个所述环形板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环形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所述支撑件包括开设在两个所述环形板相对侧上的开槽,且所述开槽的内部铰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环形腔的内部还设置有贯穿至外管内腔的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末端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之间铰接。
优选的,所述防下坠组件还包括圆周开设于外管内部的第二环形腔,且所述第二环形腔位于第一环形腔的外部,所述第一环形腔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第二环形腔内部的第二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朝向外管中心处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柱,且第一连接柱的末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保温棉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柱贯穿的插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弧形板的数量为第一弧形板数量的一半,且所述第二弧形板位于外管内部的上半段。
优选的,所述开槽的内部还铰接有第二铰接杆,且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二环形腔内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弧形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弧形板朝向第一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内部朝向第二弧形板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第二连接柱外部的支柱,所述支柱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端部设置有弧形磁铁,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弧形磁铁磁性相吸的铁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凹陷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盒,且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贯穿至固定盒的外部,所述梯形块上的倾斜面朝向支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奥明管业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奥明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48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