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压电缆终端安装与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1131.5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和;谢志杰;刘焕兴;刘邹晖;钟家劲;曹更军;吴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G06F30/13;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高压 电缆 终端 安装 试验 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压电缆终端安装与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电缆模型构建模块根据施工图纸建立BIM三维电缆设计模型,所述电缆模型构建模块将地上水平段的电缆敷设区域设定为第一电缆施工组,将电缆竖井内的电缆敷设区域设定为第二电缆施工组,将地下水平段的电缆敷设区域设定为第三电缆施工组;
步骤S2,将BIM三维结构施工模型导入所述BIM三维电缆设计模型中,工况分析模块根据各GIS出线气室分界法兰面的设计标高与结构楼板的实际施工标高判定是否调节GIS出线气室分界法兰面的设计标高,根据应力锥与结构楼板的重叠高度获取GIS出线气室分界法兰面的调节高度并判定是否对结构楼板进行扩孔,根据扩孔工程量及现场可调动班组数量计算扩孔作业周期以判定电缆终端安装分项工程和与电缆终端安装分项工程交叉的同步分项工程的设备位置是否存在叠合以对施工顺序进行调节;
步骤S3,施工现场监测模块根据设置于施工现场的若干监控设备获取各电缆终端安装设备的图像判定施工现场的电缆终端安装设备的排布情况是否存在异常;
步骤S4,当所述施工现场监测模块判定施工现场的电缆终端安装设备的排布不存在异常时,将通长螺杆旋转至GIS组合电器中,将环氧套管、垫圈、法兰依次套入到GIS组合电器中,对称拧紧紧固件,根据BIM三维电缆设计模型在电缆上标记出插入限位,将电缆套入环氧套管,直至限位标记完全套入环氧套管下端面且无法继续套入为止;
步骤S5,完成电缆终端安装后,所述电缆模型构建模块根据施工现场电缆终端安装的实际工况构建BIM三维电缆施工模型,并基于110kV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方案对BIM三维电缆施工模型进行若干次耐压模拟试验,并根据耐压模拟试验结果判定是否对施工现场内电缆进行实际耐压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高压电缆终端安装与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工况分析模块获取所述第一电缆施工组与所述第三电缆施工组中各GIS出线气室分界法兰面的设计标高与结构楼板的实际施工标高判定是否调节GIS出线气室分界法兰面的设计标高,其中,
若所述第一电缆施工组与所述第三电缆施工组中各GIS出线气室分界法兰面的设计标高与结构楼板的实际施工标高使插入GIS后的电缆终端的应力锥与结构楼板存在重叠部分,所述工况分析模块判定调节GIS出线气室分界法兰面的设计标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高压电缆终端安装与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工况分析模块判定调节所述GIS出线气室分界法兰面高程时,工况分析模块获取所述应力锥与所述结构楼板的重叠高度,并根据应力锥与结构楼板的重叠高度获取GIS出线气室分界法兰面的调节高度并判定是否对结构楼板进行扩孔,其中,
若所述应力锥与所述结构楼板的重叠高度小于等于结构楼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所述工况分析模块获取所述GIS出线气室分界法兰面的调节高度为第一调节高度,工况分析模块判定不对结构楼板进行扩孔;
若所述应力锥与所述结构楼板的重叠高度大于1/3倍的结构楼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所述工况分析模块根据结构楼板的钢筋排布获取所述GIS出线气室分界法兰面的调节高度为第二调节高度,并判定是否对结构楼板进行扩孔;
其中,设定第一调节高度为所述应力锥与所述结构楼板的重叠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11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