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家具生产的板材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0091.2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7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娜;孙尚乐;刘玉峰;韩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皇家现代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C3/02 | 分类号: | B27C3/02;B27G3/00 |
代理公司: | 徐州长荣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669 | 代理人: | 余娜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家具 生产 板材 打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家具生产的板材打孔装置,涉及打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打孔设备、打孔结构和降温机构,所述基座的上侧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箱;所述打孔结构安装在打孔设备的内部,且打孔结构设置有垂直分布的两组输出端;两组所述降温机构均安装在打孔设备的内部,且两组降温机构分别设置在打孔结构的两侧,打孔结构中两组输出端轮流通过对应一侧的降温机构进行降温。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打孔结构的两侧设置有降温机构,在连续工作时,其一组输出端进行打孔作业,另一组输出端通过对应一侧的降温机构进行降温,从而在连续作业时,可以轮流通过打孔结构的两组输出端进行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孔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家具生产的板材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板材应用于家具时,需要根据设计,在板材内部进行打孔打工,在加工时,通常采用打孔装置;打孔装置的打孔机构在长时间工作后,其温度会上升;在常规打孔装置中,打孔机构的降温机构通常采用喷涂冷却液的方式。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精密机械加工用切削装置(公告号:CN114789359A),该专利包括切削机构,切削机构至少包括加工台,加工台内部开设有回收腔,加工台上表面位于回收腔的后侧连接有切削座,加工台上表面位于回收腔的左侧连接有推动座,切削座顶面设有连接座,连接座顶端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部连接有喷头,喷头一端连接有输液管,通过输液管进入切削液由喷头排出,回收腔后表面内部连接有滤网。
在现有技术中,板材在加工时,若采用常规的喷涂冷却液方法,则容易对板材造成损坏,并且在连续加工时,对打孔机构冷却时,容易出现降低加工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家具生产的板材打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家具生产的板材打孔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侧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箱;驱动箱包括X轴、Y轴和Z轴的输出机构,且Z轴的输出机构安装有打孔设备;
所述打孔设备的内部安装有打孔结构,且打孔设备内部靠近打孔结构的两侧均安装有降温机构;打孔结构包括两组垂直连接的输出端,打孔结构两组的输出端包括竖直部位和水平部位,在打孔结构工作时,其一端竖直朝向模板,另一端嵌入在对应的降温机构中进行冷却;
所述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木板加工仓,且基座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呈矩形分布的循环放置架,各个所述循环放置架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多个放置台;
各个所述循环放置架输出端朝向木板加工仓的一侧均至少设置有两个放置台,形成至少两组木板悬放区域,不同循环放置架中的各个放置台高度相对应,且各个木板悬放区域中的放置台高度相同;各个位于木板加工仓中最上侧的放置台之间形成最上侧的木板悬放区域,各个位于木板加工仓中其余的同一水平方向上的放置台之间形成其余木板悬放区域;
所述设备箱内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清理机构;上侧木板悬放区域的木板基于打孔设备进行打孔加工,下侧木板悬放区域的木板基于两组清理机构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放置架包括循环带,所述循环带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从循环带的内部对其进行支撑;
多个放置台安装在对应循环带的外侧,且各个循环放置架中的放置台均随循环带侧面的转动进行下降;在朝向木板加工仓的各个放置台同步下降时,将木板悬放区域的高度进行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内部靠近最下侧木板悬放区域的一侧安装有推动机构;
推动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推动板;
在最上侧木板悬放区域的木板在加工时,推动机构将最下侧木板悬放区域的模板推离基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皇家现代家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皇家现代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0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