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海拔地区茶园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37116.3 | 申请日: | 2023-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6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珍明;徐代刚;曾宪平;刘铠硕;关皓元;袁茂翔;江永成;杨秀源;吴丽春;史银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5G3/80;C05F3/00;C09K101/00;C09K10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广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117 | 代理人: | 秦全 |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拔 地区 茶园 土壤改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地区茶园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高海拔地区茶园的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秸秆10~15份、水溶性石墨烯水分散液0.5~2份、泥炭15~20份、腐殖酸20~30份、蚯蚓粪10~15份、生物炭8~12份、复合微生物微球2~3份、微生物生长促进剂2~3份、大豆磷脂3~5份、氨基酸4~6份、生长素0.5~1份和高吸水性树脂6~8份。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可以改良茶园土壤,提高茶叶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茶园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拔在1000m以上的茶园可称为高山茶园(高海拔地区茶园),高山茶园云雾多,湿度大,多漫射光,天然品种优越。然而高山茶园土层浅薄,坡度陡,水土流失严重。加之高海拔地区土壤温度较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较弱,土壤有机物被分解的速度较慢,而且在高海拔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掉落物等有机物进入土壤较少,造成土壤涵养能力较弱,养分低下。为了提高山茶园土壤养分,茶农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壤日益酸化,严重地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虽然茶树是喜酸植物,但其生长的最佳土壤pH值条件为4.5~6.5,当pH<4.0时茶树生长将受抑制。茶园土壤因受酸雨、不合理的施肥以及茶树自身代谢等多种因素影响,酸化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西南茶园种植区域,pH值小于4.0的茶园日渐增多。茶园土壤酸化造成土壤结构破坏,不利于营养元素的吸收,最终严重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
当前,大部分茶园位于低海拔地区,且现有技术中大多研究的茶园土壤改良技术针对的也是低海拔区域。目前,酸性土壤改良方法主要有大气污染控制、农业措施(轮作、套种等)、生物法(生物排酸)、化学法(改良剂:石灰、工业废弃物;有机-无机肥料联用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有效,但各自具有局限性。大气污染控制周期长且成本高;农业措施和生物法耗时较长且受气候条件限制;化学法如使用石灰进行改良,虽然改良效果较优,但大量或长期施用石灰会引起土壤板结,造成镁、钾元素的拮抗,从而引起土壤钙、镁、钾三种元素的平衡失调而导致减产,另外过量Ca2+的吸收会降低茶叶中氨基酸、水溶出物含量,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因此,创新研发一种针对高原山区茶园土壤的改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茶园的土壤改良剂及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一种高海拔地区茶园的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秸秆10~15份、水溶性石墨烯水分散液0.5~2份、泥炭15~20份、腐殖酸20~30份、蚯蚓粪10~15份、生物炭8~12份、复合微生物微球2~3份、微生物生长促进剂2~3份、大豆磷脂3~5份、氨基酸4~6份、生长素0.5~1份和高吸水性树脂6~8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溶性石墨烯水分散液的浓度为1.5~3g/L。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炭为碱性生物炭。
进一步地,所述碱性生物炭的制备具体包括:将生物炭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静置,取沉淀烘干后高温处理,得到所述碱性生物炭。
进一步地,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3~4mol/L;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3h;所述高温处理的升温速率为10~15℃/min,温度为350~380℃,时间为1~2h。
碱性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pH,土壤pH升高,可以使土壤颗粒表面负电荷增加,进而使重金属离子的静电吸附增加;碱性生物炭还可以使土壤中游离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或与矿物组分释放的碳酸根、磷酸根等生成沉淀,进一步提高酸性土壤的pH。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微生物微球的制备原料包括复合微生物和球形活性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7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