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封星回路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6736.5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4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根富;涂长祖;杨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G01R3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61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回路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子封星回路检测方法,其应用于电梯控制系统;电子封星回路包括变频器和电梯主机,变频器连接电梯主机;电子封星回路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电梯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变频器向电梯主机输入检测电流;步骤2:在检测电流达到预设电流值的情况下,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变频器进行电子封星,形成变频器与电梯主机之间的续流通路;步骤3:电梯控制系统基于电子封星回路的续流电流信息,确定电子封星回路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避免传统检测方式的漏检、误检情况,从而可靠、准确地判断电子封星回路的有效性,进而提高了电梯安全性能。本发明在电梯静止状态下进行检测,检测时间短,从而不影响乘客的用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封星回路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对电梯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在一些使用场景中可能发生溜梯的情形,例如由于电梯的制动器无法完全制动曳引轮而发生溜梯。
为了保障电梯能够有效的减速或限制电梯溜车速度,通常采用短接电机三相输入,利用永磁同步电机(PM电机)永磁体产生的制动力使电梯减速或限制电梯溜车速度(即“封星技术”)。
目前电梯控制系统常用的封星方法之一是采用“封星接触器”,在变频器与PM电机之间增加封星接触器,实现短接电机三相输入。但该封星接触器必须选择为承受电动机电流并且能够连接和/或切断这种电流。这些接触器往往很大并且成本高。此外,包括移动部件的接触器具有一定的有限寿命,必须在一些相对较少数量的操作之后进行更换。
常用的封星方法之二是采用“电子封星”,即在变频器封锁上(下)桥臂驱动信号的同时,控制下(上)桥臂的开关管导通,实现短接电机三相输入。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5762766 A通过封星逻辑单元,将封星信号和下桥臂控制脉冲生成下桥臂驱动脉冲,从而实现“电子封星”。正常运行时,其封星信号一直为无效,自动监测了其电子封星回路中的PWM模块、驱动、IGBT回路以及封星信号的“常闭失效(一直有效,该失效是安全失效)”,但如封星信号出现“常开失效(一直为无效,该失效是危险失效)”,在接收到停机指令且送出有效封星信号时,实际封星功能并不存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5321297A公开了一种电梯电气制动装置有效性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判断当电梯处于空载和待机状态时,控制电梯运行至预设楼层;步骤S2,控制电气制动装置进入制动模式,打开电梯驱动主机的制动器;步骤S3,检测电梯轿厢移动的速度或电梯驱动主机的电机电流;步骤S4,根据检测得到的所述速度或电流来判断是否输出预设故障信号。该检测过程需要开闸溜车,存在一定的风险,且需要经历“溜车”—“失效判断”—“制动”—“再平层”等一系列过程,耗时相对较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电梯电子封星回路检测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子封星回路检测方法,其能够避免传统检测方式的漏检、误检、检测时间长等情况,从而可靠、准确地判断电子封星回路的有效性,进而提高了电梯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电子封星回路检测方法具有如下两种方式:
一种是:一种电子封星回路检测方法,其应用于电梯控制系统;所述电子封星回路包括变频器和电梯主机,所述变频器连接所述电梯主机;
所述电子封星回路检测方法包括:
在电梯运行中,根据电梯的负荷信息,或变频器输出的电流或电压或功率或转矩信息来做成允许电子封星检测的旗标;
变频器收到停止输出指令,变频器进行电子封星,形成变频器与电梯主机之间的续流通路;
电梯控制系统基于电子封星回路的续流电流信息,确定电子封星回路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6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