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模块及除湿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34680.X | 申请日: | 2023-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5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乐建;陈俊;杨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S3/02 | 分类号: | H01S3/02;H01S3/04;F26B23/04;F26B2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徐雯;浦彩华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模块 除湿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模块及除湿方法,其中,光电转换模块至少包括:模块盖子、模块壳体、光电转换器和除湿器;模块壳体的侧边具有一通孔,除湿器嵌入通孔中,且与模块壳体和模块盖子构成密封结构;除湿器用于除去光电模块内部的水汽;光电转换器位于密封结构的内部,用于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通信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光电模块及除湿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源模块,能够发射高峰值功率激光,其内部有众多光纤、光学器件和电路元件等零件,极易受环境中的水汽、灰尘、油污等影响,导致激光器出光异常,因此,激光源模块一般需要密封设计。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激光源模块并非能做到完全气密,特别是通过软胶密封的安装面、安装接口等处,在激光源模块持续的冷热循环中,其内部存在气压高低起伏变化。在高湿环境中,水汽分子在模块内部低压时透过软胶大分子链之间的缝隙渗透运动到激光源模块内部,而将激光源模块密封设计反而阻止了水汽流出,当水汽含量过大时,就会在激光源模块内部的光学器件的表面结露,从而影响光学性能,甚至在结露过多时破坏电气绝缘性能,导致激光源模块内部电路短路,进而增加损坏激光源模块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模块及除湿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模块,至少包括:模块盖子、模块壳体、光电转换器和除湿器;其中:
所述模块壳体的侧边具有一通孔,所述除湿器嵌入所述通孔中,且与所述模块壳体和所述模块盖子构成密封结构;所述除湿器用于除去所述光电模块内部的水汽;
所述光电转换器位于所述密封结构的内部,用于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湿器包括蒸发器、制热器、固定结构和毛细导线;
其中,所述固定结构、所述制热器和所述蒸发器由内至外依次贴合;所述固定结构远离所述制热器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凹槽阵列;所述蒸发器远离所述制热器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二凹槽阵列;
所述毛细导线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毛细导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凹槽阵列和所述第二凹槽阵列中;
所述制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结构相接触,所述制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器相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湿器包括蒸发器、制热器、冷凝器和毛细导线;
其中,所述冷凝器、所述制热器和所述蒸发器由内至外依次贴合;所述冷凝器远离所述制热器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凹槽阵列;所述蒸发器远离所述制热器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二凹槽阵列;
所述毛细导线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毛细导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凹槽阵列和所述第二凹槽阵列中;
所述制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相接触,所述制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器相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制热器工作时,所述第一端的温度小于所述第二端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热器为半导体热电制冷器或者电阻式加热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毛细导线为竹炭纤维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密封结构内部的湿度采集装置、以及与所述湿度采集装置连接的电路组件;
所述湿度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密封结构内部的实际湿度;
所述电路组件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湿度控制所述制热器的启动和停止、以及控制调节所述制热器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组件包括控制芯片和驱动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46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