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协议控制的楼宇对讲与电梯交互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330069.X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7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沈卫民;朱磊;王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麦驰物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5/24 | 分类号: | H04Q5/24;H04L69/18;H04L69/08;H04L69/22 |
代理公司: | 广东柏权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98 | 代理人: | 陈燕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福光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协议 控制 楼宇 对讲 电梯 交互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协议控制的楼宇对讲与电梯交互系统及方法,包括:将楼宇对讲单元和电梯管理单元通过多协议转换单元连接到串口服务器,通过串口服务器将待传输数据转换为协议交换数据;当楼宇对讲单元接收到楼宇对讲数据时,基于多协议转换单元将楼宇对讲数据按楼宇对讲协议提取对应数据包,将数据包发送至电梯管理单元;电梯管理单元对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电梯响应数据,电梯管理单元根据电梯响应数据控制电梯运行操作并将运行结果反馈至楼宇对讲单元。通过多协议转换单元实现楼宇对讲单元与电梯管理单元之间的协议转换,能够对用户乘坐的电梯进行有效控制,保障电梯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楼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协议控制的楼宇对讲与电梯交互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控制系统和楼宇对讲系统是现代化楼宇中不可或缺的智能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系统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目前的短距离有线对讲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电梯中的对讲系统一般作为专用呼救设备,与楼宇对讲系统基本无信息交互,都是独立运行的;对于当前的电梯系统操作,是用户需到达电梯口按钮,并等待电梯到达;对访客乘坐电梯到达的楼层也不能有效控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也给安全带来问题。
所以当前急需通过多协议控制将电梯控制系统与楼宇对讲系统进行结合,进行智能召唤和控制电梯,从而实现楼宇对讲与电梯联动控制,通过楼宇对讲系统控制电梯升降,在提高小区安全性的同时也为用户使用电梯提供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协议控制的楼宇对讲与电梯交互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梯控制系统和楼宇对讲系统是现代化楼宇中不可或缺的智能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系统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目前的短距离有线对讲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电梯中的对讲系统一般作为专用呼救设备,与楼宇对讲系统基本无信息交互,都是独立运行的;对于当前的电梯系统操作,是用户需到达电梯口按钮,并等待电梯到达;对访客乘坐电梯到达的楼层也不能有效控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也给安全带来问题的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多协议控制的楼宇对讲与电梯交互方法,包括:
S101:将楼宇对讲单元和电梯管理单元通过多协议转换单元连接到串口服务器,通过串口服务器将待传输数据转换为协议交换数据;
S102:当楼宇对讲单元接收到楼宇对讲数据时,基于多协议转换单元将楼宇对讲数据按楼宇对讲协议提取对应数据包,将数据包发送至电梯管理单元;
S103:电梯管理单元对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电梯响应数据,电梯管理单元根据电梯响应数据控制电梯运行操作并将运行结果反馈至楼宇对讲单元。
其中,所述S101步骤包括:
S1011:每栋楼对应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配置一个电梯管理单元,每个电梯管理单元管理若干个电梯控制模块;
S1012:将电梯控制模块与楼宇对讲单元匹配的房屋门牌号数据、梯号数据、避难层数据进行配置,获取配置启动数据;
S1013:将配置启动数据与电梯管理单元通过多协议转换单元进行连接,获取配置启动数据对应的电梯号,建立楼宇对讲单元和电梯管理单元的关联模型。
其中,所述S102步骤包括:
S1021:当楼宇对讲单元接收到楼宇对讲数据后,对楼宇对讲数据进行拼接,其中,楼宇对讲数据包括开锁数据、室内呼叫电梯数据、电梯状态查询数据;
S1022:根据楼宇对讲协议的开始字符、长度、校验码从楼宇对讲数据中提取完整的数据包,将数据包发送至电梯管理单元。
其中,所述S103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麦驰物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麦驰物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00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