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冻拔和防融沉装置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330025.7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0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曹亚鹏;李国玉;马巍;陈之祥;王步翔;陈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31/14;E02D3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睿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李薇;田阳 |
地址: | 73003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冻拔 防融沉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冻拔和防融沉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定位筒体、上盖、防融沉杆以及防冻拔杆,其中:所述上盖密封装配于所述定位筒体的顶部,所述上盖上设有固定位以安装结构物;所述定位筒体的底部设有防冻拔杆,所述定位筒体的上部设有防融沉杆;所述防冻拔杆朝上设置,底部通过第一连接螺杆旋转设置在冻拔杆安装座,所述防融沉杆朝下设置,顶部通过第二连接螺杆旋转设置在融沉杆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连接螺杆和第二连接螺杆上均安装有回位弹簧;所述防融沉杆通过触发机构与定位筒体的下部相连接。本发明可对冻拔灾害和融沉进行有效防治,功能多样化。
本发明申请是母案申请“一种防冻拔和防融沉的装置”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的申请号为2022112851540,申请日为2022年10月20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冻土冻融灾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冻拔和防融沉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冻结时间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土岩称之为多年冻土(冻土学词典)。在多年冻土区,下部冻结的土层称为多年冻土层;上部冷季冻结、暖季融化的土层称为活动层。多年冻土区的诸多建(构)筑物埋设在多年冻土层和活动层内,如管道、输电塔基等,当建(构)筑物带来的热侵蚀较大时,使得多年冻土层融化,由于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材料,融化后的冻土承载力丧失,使得建(构)筑物发生融沉变形。此外,在冷季,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内的土体冻结,在切向冻胀力及法向冻胀力的作用下,会使得建(构)筑物抬升,发生冻拔现象,同样可能会引发建(构)筑物的变形破坏。冻融灾害变形过大时可能发生断裂甚至破坏,严重影响其正常的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往往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安全问题。
由于多年冻土区地层岩性、含冰量、气候条件、年平均地温、埋设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等存在较大差异,建(构)筑物在建造前,其融沉或冻拔往往较难预测。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既能解决冻拔问题,又能解决融沉问题的一体化冻融灾害防控措施。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防治装置大都功能单一化,只能起到一定的防冻拔或者防融沉的作用,不能兼顾两者,一种可解决这种问题的防治装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冻土防治作业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防冻拔和防融沉装置的使用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冻拔和防融沉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防冻拔和防融沉装置包括定位筒体、上盖、防融沉杆以及防冻拔杆,其中:所述上盖密封装配于所述定位筒体的顶部,所述上盖上设有固定位以安装结构物;所述定位筒体的底部设有防冻拔杆,所述定位筒体的上部设有防融沉杆;
所述防冻拔杆朝上设置,底部通过第一连接螺杆旋转设置在冻拔杆安装座,所述防融沉杆朝下设置,顶部通过第二连接螺杆旋转设置在融沉杆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连接螺杆和第二连接螺杆上均安装有回位弹簧;
所述防融沉杆通过触发机构与定位筒体的下部相连接,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旋转挂钩以及触发杆,所述旋转挂钩与设置在所述防融沉杆端部的定位钩匹配以对所述防融沉杆进行定位,所述触发杆的底部从定位筒体的底部穿出,所述触发杆上移时与所述旋转挂钩接触驱动其旋转,旋转时,所述定位钩与所述旋转挂钩分离;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0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