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穿戴式脉搏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7283.1 | 申请日: | 202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58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森;苏小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启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1;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赵飞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罗山街道世纪大道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穿戴 脉搏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穿戴式脉搏检测装置,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可穿戴装置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装置本体上的检测显示单元;可穿戴装置本体穿戴在被检测者腕部,可穿戴装置本体包括固定结构和压力结构,固定结构用于将可穿戴装置本体固定在用户的手腕动脉位置,压力结构用于在检测脉搏时通过增压使得脉搏传感器组贴紧用户的手腕;检测显示单元包括智能分析装置和压力控制装置,智能分析装置用于获取用户动脉的脉搏信息,并进行分析显示,压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压力结构的增、减压过程,本发明可对人体的脉搏和体温状态进行持续的信号监测,并对人体生理状态健康程度或参数进行反馈,达到了对人体健康状态进行监测保护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便携穿戴式脉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但随之而来的,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逐渐增大的工作压力却成了常态。这使得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逐年攀升。现有的以可穿戴计算为基础的人体运动健康监测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低负荷、长期连续的生理监测手段,能很好的对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生理状态做出评价。但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产品大多数的产品还是以运动加速度传感器为主的,主要采集并反馈用户步速和卡路里等人体运动指数,还有部分可穿戴产品主要以测量人体的心电、血氧等生理信号为主,但仅能提供单一的心率和血氧等数值信息,不能将人体连续一段时间的生理状态进行分析,或仅能在限定状态下进行测量,忽略了用户的运动状态、外界刺激、情绪变化等对生理状态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不能区别生理性活动和病理性病变引起的生理信号异常。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方案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便携穿戴式脉搏检测装置,其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而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穿戴式脉搏检测装置,包括:可穿戴装置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装置本体上的检测显示单元;
所述可穿戴装置本体穿戴在被检测者腕部,所述可穿戴装置本体包括固定结构和压力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可穿戴装置本体固定在用户的手腕动脉位置,所述压力结构用于在检测脉搏时通过增压使得脉搏传感器组贴紧用户的手腕;
所述检测显示单元包括智能分析装置和压力控制装置,所述智能分析装置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智能分析装置用于获取脉搏传感器组采集的用户动脉的脉搏信息,并进行分析显示,所述压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压力结构的增、减压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腕带,所述腕带上设置有调节磁扣,所述调节磁扣用于调节腕带的围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压力结构设置在所述腕带上,所述压力结构包括气囊、微阀、电容圈和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和所述微阀均连通所述气囊,脉搏传感器组固定在所述气囊上,工作时所述微阀关闭,所述压力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微型气泵向所述气囊内充气,当所述气囊贴合腕部皮肤时,所述脉搏传感器组由所述气囊压在腕部,所述电容圈用于检测所述气囊贴合腕部皮肤的程度,当所述电容圈检测到的信号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压力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微型气泵停止充气,测量结束后控制所述微阀打开进而排出所述气囊内的气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分析装置包括脉搏信息获取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
所述脉搏信息获取模块接收连续一段时间内所述脉搏传感器组发送的多组脉搏检测信息和温度传感器传输的体温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启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启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7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