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锻件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6388.5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3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童伟;韩勇均;顾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众诚精密模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件 高温 形变 热处理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锻件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锻件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包括:预冷步骤、淬火步骤、保温步骤以及回火步骤,将经过热整形的锻件冷却降温到初步温度Tsubgt;1/subgt;;淬火步骤,将冷却后的锻件在淬火介质中冷却,淬火介质的温度小于或等于50℃;保温步骤,将淬火后的锻件进行保温4小时‑6小时;回火步骤,在温度Tsubgt;2/subgt;保温2小时‑4小时回火。该工艺生产的锻件可以满足硬度、晶粒度、金相组织等技术要求且没有裂纹出现,锻件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可减少相关技术中的部分步骤,降低成本且降低处理周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锻件热处理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锻件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乘用汽车转向节模锻件,中部较厚,中部的四周具有多个分支,从而几何形状复杂、高低落差较大、各处厚薄悬殊(最薄位置6mm),通常采用合金结构钢40Cr材质,进行加工后的乘用汽车转向节模锻件的要求调质晶粒度≥5级,金相组织为1级~4级,热处理硬度HRC26-32。常规热加工工艺过程为棒料(加热)→制坯→预锻→终锻→热整形→加热(正火)冷却→冷整形→加热(淬火)冷却→回火处理。
汽车转向节终锻整形后需要先进行加热到AC3+30~50(℃)且保温2~3小时后空气冷却再冷整形;再进行加热到AC3+30~50(℃)且保温2~3小时通过油冷到70℃~100℃,最后进行温度550℃~650℃保温2~4小时回火。由于乘用汽车转向节模锻件几何形状复杂且有较大的厚薄差异,现有技术步骤在处理时,容易造成乘用汽车转向节模锻件产生裂纹的现象,且现有技术通常需要耗时17-18小时,步骤太多且太繁琐,因此浪费大量能源以及生产时间而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件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该工艺生产的锻件可以满足硬度、晶粒度、金相组织等技术要求且没有裂纹出现,锻件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可减少相关技术中的部分步骤,降低成本且降低处理周期。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锻件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包括:预冷步骤,将经过热整形的锻件冷却降温到初步温度T1;淬火步骤,将冷却后的锻件在淬火介质中冷却,淬火介质的温度小于或等于50℃;保温步骤,将淬火后的锻件进行保温4小时-6小时;回火步骤,在温度T2保温2小时-4小时回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锻件化学成分包括:0.37%≤C≤0.44%,0.17%≤Si≤0.37%,0.5%≤Mn≤0.8%,P≤0.035%,S≤0.035%,0.8%≤Cr≤1.1%,Ni≤0.3%,Cu≤0.2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初步温度T1=锻件的相变温度AC3+(20℃-120℃);所述相变温度AC3=903-233.7WC+438.5WP+30.49WSi+37.92Wv-34.43WMn-23WNi-200(WC-0.54+0.06WNi)(℃)。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冷步骤中的冷却时间为20s-50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冷步骤中,采用的冷却方式为风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淬火步骤中的冷却时间为10s-20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淬火步骤中的所述介质为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温步骤中的温度200℃-50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回火温度T2为580℃-6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众诚精密模锻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众诚精密模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63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