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氦监控管理方法、系统及液氦储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08777.3 | 申请日: | 2023-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8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邓韬;梁婵;陆岩柱;柳先林;谢神清;邹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钢气体(广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13/02 | 分类号: | F17C13/02;F17C13/12;F17C13/00;F17C13/04;F17D1/04;F17D3/01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控 管理 方法 系统 储存 装置 | ||
1.一种液氦监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氦存储于液氦存储装置内,液氦存储装置内设有用于存储液氦的液氦存储区、隔板、与液氦存储区通过隔板隔开的液氮存储区,液氮存储区内存储有液氮,液氦上侧的空间充有气态氦,液氮上侧的空间填充有气态氮,所述方法包括:
S1.获取液氦储存区上侧空间中气态氦的压力值、液氦液位值及温度值;
S2.将获取的液氦液位值与设定的液氦液位值进行比较,根据液氦液位值比较结果确定当前液氦存储调控操作;
S3.将获取的液氦储存区上侧空间中气态氦的压力值与设定的压力极限值进行比较,判断压力值是否大于设定的压力极限值,若是,将液氦上侧的空间的气态氮按压差对应的排放流量曲线排放,此时液氮汽化吸收热量对液氦存储区进行冷却,并进行告警;否则,执行步骤S4;
S4.将获取的温度值与设定的第一梯队温度变化幅值进行比较,判断获取的温度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一梯队温度变化幅值,若是,将液氦上侧的空间的气态氮按温差对应的排放流量曲线排放,此时液氮汽化吸收热量对液氦存储区进行冷却;否则,执行步骤S5;
S5.将获取的温度值与设定的第二梯队温度值进行比较,判断获取的温度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二梯队温度值,若是,将液氦上侧的空间的气态氮按温差对应的排放流量曲线排放,此时液氮汽化吸收热量对液氦存储区进行冷却,并进行告警;否则,返回步骤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氦监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根据液氦液位值比较结果确定当前液氦存储调控操作具体包括:
S21.将获取的液氦液位值与设置的最低极限液位值比较,判断液氦液位值是否小于最低极限液位值,若是,通知客户更换液氦储存装置;否则,执行步骤S22;
S22.判断液氦液位值是否小于第二液位幅值,若是,通知仓库进行调度配送;否则,执行步骤S23;
S23.判断液氦液位值是否小于第三液位幅值,若是,执行步骤S24;否则,执行步骤S3,进入压力值判断;
S24.判断是否进行工业应用,若是,液氦使用,返回执行步骤S1;否则,进行泄漏预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氦监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S5中所述的将液氦上侧的空间的气态氮排放时,氮气直接排放至空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氦监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的压差为压力值与设定的压力极限值之间的差值,以5bar为一个压差阶梯,压力极限值以下对应的排放流量为0,随着压差阶梯数的增大,排放流量等比例增大,设在获取的压力值大于压力极限值的压力值时,对应的压差阶梯总数为x,则排放流量在第i个压差阶梯下对应的排放流量为3i,i=1,2,…,x。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氦监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在液氦上侧的空间的气态氮按温差对应的排放流量曲线排放时,当获取的温度值大于设定的第一梯队温度变化幅值时,以2℃为一个温差阶梯,第一梯度温度变化幅值以下对应的排放流量为0,根据温差阶梯数的增多,排放流量等比例增大,设在获取的温度值大于第一梯队温度变化幅值时,对应的温差阶梯总数为y,则排放流量在第j个温差阶梯下对应的排放流量为3j,j=1,2,…,y。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氦监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在液氦上侧的空间的气态氮按温差对应的排放流量曲线排放时,当获取的温度值大于设定的第二梯队温度值时,以2℃为一个温差阶梯,第二梯度温度变化幅值以下对应的排放流量为0,根据温差阶梯数的增多,排放流量等比例增大,设在获取的温度值大于第二梯队温度值时,对应的温差阶梯总数为z,则排放流量在第k个温差阶梯下对应的排放流量为3k,k=1,2,…,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钢气体(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广钢气体(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87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