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液压阀性能测试工具及其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7355.4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4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杰;刘昊;向洁;康盛;邱光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3 | 分类号: | G01M13/003;F15B19/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亿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6155 | 代理人: | 陈小媛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液压 性能 测试 工具 及其 实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连续可变减振器用精密液压阀性能测试工具及其实验方法,包括位移装置、试件阀座、入口压力传感器、出口压力传感器、液体入口接头和液体出口接头,其中位移装置包括位移发生机构、固定板、压板、位移模块基座、位移模块安装板、顶杆导套、顶杆、复位弹簧、平衡弹簧、立柱和位移测量机构。试件阀座中安装有被测试件,在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以检测液路的出、入口压力大小。位移发生机构推动运动部件向下移动,使得被测试件阀芯开阀到一定的位移大小。结合输入的液体流量和温度,即可得到被测试件在一定阀芯开度下的液压工作特性或热‑液工作特性。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互换性与通用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减振器及测试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阻尼连续可变减振器用精密液压阀性能测试工具及其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精密液压阀因其结构紧凑、布置灵活、控制精度高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乘用及商用车辆中。在传统燃油动力车辆中,精密液压阀就已广泛应用;在新能源乘用汽车领域,其悬架中对精密液压阀特别是精密电液比例阀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国外由于车辆工业起步较早,技术积累相对完善,因而在车辆用精密液压阀的设计制造技术方面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应用于市场。我国现阶段对此类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引进吸收的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
在车辆悬架中,精密液压阀是实现悬架阻尼控制的重要元件,其具有优良的性能指标和稳定的工作特性是实现车辆底盘智能化的基础。因此精密液压阀的性能与车辆悬架的控制精度乃至于行车安全都直接相关。那么对精密液压阀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是液压阀设计和生产中不可缺失的环节。通过对精密液压阀性能检测及各项性能指标的分析,可以指导精密液压阀的设计并提高其生产质量。
现有技术成果中,液压阀性能测试工具一般针对工业液压元件进行设计,其测试精度无法满足车用精密液压阀测试要求;而常见的精密液压阀测试工具更多基于某单一液压阀总成进行设计,无法对阀芯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对精密液压阀动态工况各项性能指标解析不足。故而迫切需要一种具有较好通用性且可以高精度监测阀芯状态的精密液压阀性能测试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精密液压阀测试工具一般针对单一液压阀设计、无法对阀芯状态进行有效控制、无法针对液压阀动态性能进行检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阻尼连续可变减振器用精密液压阀的性能测试工具,并给出了具体实验方法。
一种阻尼连续可变减振器用精密液压阀的性能测试工具,具体包括位移装置1、试件阀座2、入口压力传感器3、出口压力传感器4、液体入口接头5、液体出口接头6。
其中位移装置1、入口压力传感器3、出口压力传感器4、液体入口接头5、液体出口接头6,均安装于试件阀座2上。
进一步的,所述试件阀座2包括:阀座底板201、流道板202、阀座盖板203。
所述一种阻尼连续可变减振器用精密液压阀的性能测试工具,其中阀座底板201用于连接液压测试平台,使所述精密液压阀性能测试工具可以被安装于液压测试平台的工作台上,并承载所述精密液压阀性能测试工具所需的其他零部件。
所述一种阻尼连续可变减振器用精密液压阀的性能测试工具,其中流道板202上加工有安装被测试件所需的阀孔和液压通道,以及连接入口压力传感器3、出口压力传感器4、液体入口接头5和液体出口接头6的液压通道。
阀座体中的液压通道上,入口压力传感器3、液体入口接头5与被测试件进液口连通;出口压力传感器4、液体出口接头6与被测试件排液口连通。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流道板202不止由单一零件组成,其可以通过叠装阀板的方式,安装多个入口压力传感器3、出口压力传感器4、液体入口接头5和液体出口接头6,用以形成多通道输入、多通道输出的复杂液压通道,实现对多通道精密液压阀的性能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73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