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频率测深中电磁干扰的识别和抑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6200.9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30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平;刘镜竹;齐朝华;赵云;孟凡彬;刘鹏;齐黎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左清清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频率 测深 干扰 识别 抑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频率测深中电磁干扰的识别和抑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对采样频段中的每个频率进行重复数据采集,得到第一数据集,进一步得到第一电场‑频率散点图;识别第一电场‑频率散点图中是否存在脱节点,若是,则从第一电场‑频率散点图中找到脱节点;获取脱节点与非脱节点的电磁频率电流归一化电场,并根据电磁频率电流归一化电场获得脱节点的受电磁干扰的程度;判断受电磁干扰的程度是否超过了阈值,若是,则通过干扰抑制重新获取数据,得到第二数据集,进一步得到第二电场‑频率散点图,观察第二电场‑频率散点图是否存在脱节点,若否,则认为完成电磁干扰的抑制。本发明达到了对电磁干扰进行有效抑制并获得有效采集数据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频率测深中电磁干扰的识别和抑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影响电磁法勘探数据采集和勘探成果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电磁干扰,而其中高压线及欺谐波引起的电磁干扰最为严重。为了减少电磁干扰人们从仪器设计制造、野外数据采集、室内数据处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技术。
现有的抑制电磁干扰方法分为三类:一是通过仪器设计抑制电磁干扰,针对干扰频率设计陷波器。二是野外施工中通过增大发射电流、加大场源AB极距、缩小收发距离等增强有用信号,提高信噪比。三是多次采集数据的后期处理来抑制电磁干扰,在不考虑对仪器进行设计的情况下,仅从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处理方面进行讨论,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采用“通过增大发射电流、加大场源AB极距、缩小收发距离等增强有用信号,提高信噪比”的现有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对减弱电磁场方面的效果仍不够理想,从而导致采集到数据仍受到较大的干扰;
(2)多次采集数据的后期处理主要是数据滤波。一般物探方法是通过取多次采集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数据,这种数据处理是建立在干扰为随机噪声的假设前提下,这与高压线、光纤等强电磁干扰特征不符,多次数据的平均达不到抑制干扰的目的。还有人提出信息熵进行有理滤波处理多次测量的电场数据,其实际是一种中值滤波,与平均值一样达不到抑制高压线、光纤等引起的电磁干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频率测深中电磁干扰的识别和抑制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方法对电磁干扰的抑制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对电磁干扰进行有效抑制并获得有效采集数据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磁频率测深中电磁干扰的识别和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采样频段中的每个频率进行重复数据采集,得到第一数据集,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集得到第一电场-频率散点图;
识别所述第一电场-频率散点图中是否存在脱节点,若是,则从所述第一电场-频率散点图中找到脱节点;
获取所述脱节点与非脱节点的电磁频率电流归一化电场,并根据所述电磁频率电流归一化电场获得所述脱节点的受电磁干扰的程度;
判断所述受电磁干扰的程度是否超过了阈值,若是,则通过干扰抑制重新获取数据,得到第二数据集,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集得到第二电场-频率散点图,观察所述第二电场-频率散点图是否存在脱节点,若否,则认为完成电磁干扰的抑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识别所述第二电场-频率散点图是否存在脱节点时,还包括:
若是,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二电场-频率散点图中的脱节点是否超过了阈值,若否,则认为完成电磁干扰的抑制,若是,则继续通过干扰抑制重新获取数据,直至完成所述电磁干扰的抑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对每个频率进行重复数据采集时,包括:
预设第一采样数、第二采样数、第一频段值以及第二频段值;
判断所述采样频段中的每个频率处于所述第一频段值或所述第二频段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6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