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计算多区域建筑房间温湿度的数学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6087.4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7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雷蕾;梁利霞;胡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1 | 分类号: | G06F17/11;G06F17/16;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关文龙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计算 区域 建筑 房间 温湿度 数学模型 | ||
1.一种用于计算多区域建筑房间温湿度的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建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建筑围护结构划分为两层结构;
步骤二:将空调房间划分为送风区、工作区、回风区;
步骤三:建立建筑围护结构各节点和内外表面的能量平衡方程;
步骤四:建立送风区、工作区、回风区的能量平衡方程和湿度平衡方程;
步骤五:对公式进行化简,并消除公式中的变量Twa,out,Twa,in,Tfl,out和Tfl,in;
步骤六:将单房间数学模型扩展到整个建筑的多区域数学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多区域建筑房间温湿度的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将建筑围护结构划分为两层结构,每层结构的热容量和热阻对应于每层结构质点上的热容和热阻,用C表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容,用表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阻,其中,建筑围护结构的外表面与第二节点之间的厚度是墙厚的1/4,建筑围护结构内两个节点之间的厚度是墙厚的1/2,建筑围护结构的第一个节点与内表面之间的厚度是墙厚的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多区域建筑房间温湿度的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利用RC网络方法将建筑围护结构划分为两层结构,所述RC网络方法是利用电阻和电容的网络来描述和分析建筑围护结构的热传导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多区域建筑房间温湿度的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通过分析和描述分别得到墙体内表面、第二节点、第一节点和外表面的能量平衡方程:
式中,λwa、δwa、ρwa、Cwa、Awa分别表示墙体的导热系数、厚度、密度、热容、面积;T表示温度,K表示换热系数,下标wa2、wa,out、wa1、wa,in分别表示墙体的第二节点、外表面、第一个节点、墙体的内表面;Tout表示室外空气温度;Tinr表示室内的回风温度;ETsunfu表示被外墙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ETsunen表示被内墙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ETinner表示室内热源通过辐射传递到内墙表面的能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多区域建筑房间温湿度的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通过分析和描述分别得到地板/天花板内表面、第二节点、第一节点和外表面的能量平衡方程:
式中,λfl、δfl、ρfl、Cfl、Afl分别表示地板/天花板的导热系数、厚度、密度、热容、面积;Tfl,do表示楼下的温度;T表示温度,K表示换热系数,下标fl2、fl,out、fl1、fl,in分别表示地板/天花板的第二节点、外表面、第一个节点、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60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