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5198.3 | 申请日: | 202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6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余三同;李佃启;钱卫华;唐兴灵;闵德秀;沙俊龙;韩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B01D45/12;F23G5/02;F23G5/44;F23G5/00;F23H7/06;F23H7/02;F23L5/02;F23L3/00;F23G5/24;F23G5/027;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越律师事务所 16070 | 代理人: | 朱允龙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气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用于收集和去除人造板热压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热压机的加压侧收集废气并经第一输送管道输送至第一旋风分离器,从热压机的卸压侧收集废气并经第二输送管道输送至第二旋风分离器,其中第二输送管道的管径大于第一输送管道的管径,第二旋风分离器的容积大于第一旋风分离器的容积;将经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的废气从集气桶顶侧会集至集气桶内混流后从集气桶底侧输出并从汇集桶底侧送入汇集桶内聚积;将在汇集桶聚积的废气分成两路送入人造板热能中心的炉膛内参与燃烧,其中一路废气经炉膛内配置的炉排的底部送至炉排上的燃料堆,另一路废气直接送入燃料堆上方的燃烧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一路废气经炉排底部的多个独立风室送至燃料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另一路废气直接送至燃料堆上方的层燃空间和/或层燃空间与层燃空间上方的室燃空间的交界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中,
第二输送管道的管径是第一输送管道的管径的3~5倍,
第二旋风分离器的容积是第一旋风分离器的体积的3~10倍,
汇集桶的容积是集气桶的容积的2~3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中,
控制炉膛内燃烧温度为850℃~100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中,
采用风冷方式对炉排进行冷却控制,并控制燃料堆进料的含水率为45%~50%,控制烟气出口温度≥85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中,
控制烟气出口的过量空气系数为2.1,氧含量为1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中,
热能中心的烟气热能至少一部分作为热源生成导热油,并通过导热油循环供给热压机所需热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热能中心设有绝热炉膛,该绝热炉膛内自上而下布置室燃空间、层燃空间和倾斜配置的炉排,在该炉排底部并排设置多个独立风室,各独立风室具有主风进口并与炉排上方的层燃空间相通,在炉排上方的膛壁上开设对应层燃空间的低位补风进口和/或对应层燃空间与室燃空间的交界处的中位补风进口,
通过主引风机将所述一路废气引向所述主风进口,通过补引风机将所述另一路废气引向所述低位补风进口和/或所述中位补风进口。
10.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收集设备和燃烧设备,
所述收集设备包括:分别从热压机的加压侧和的卸压侧收集废气的第一和第二收集罩;分别从第一和第二收集罩将废气输送至第一和第二旋风分离器的第一和第二输送管道;分别对来自热压机加压侧和卸压侧的废气进行旋风分离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旋风分离器;会集并混流经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的废气的集气桶,其中第一和第二旋风分离器通过管路连通于集气桶顶侧;聚积来自集气桶的废气并分成两路送入人造板热能中心的炉膛内参与燃烧的汇集桶,其中集气桶底侧经由管路与汇集桶底侧连通;
所述燃烧设备包括绝热炉膛和自上而下布置在该绝热炉膛内的室燃空间、层燃空间和倾斜配置的炉排,在该炉排底部并排设置多个独立风室,各独立风室具有主风进口并与炉排上方的层燃空间相通,在炉排上方的膛壁上开设对应层燃空间的低位补风进口和/或对应层燃空间与室燃空间的交界处的中位补风进口,该燃烧设备还包括将从汇集桶分成两路的其中一路废气引向所述主风进口的主引风机和将另一路废气引向所述低位补风进口和/或所述中位补风进口的补引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51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的空调网关模块化拓扑系统及扩展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床工件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