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槽自动加料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解槽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99467.X | 申请日: | 2023-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7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梁学民;曹志成;冯冰;杨昇;梁知力;李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7/06;C25C3/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马文超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自动 加料 装置 使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槽自动加料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解槽,属于电解设备技术领域。电解槽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储液罐和控制装置,储液罐上设置有出液管、进液管、气体导管以及液位检测装置,气体导管上连接有排气结构和压力检测装置,可实现对电解槽进行小量、多次、自动添加电解液,从而使电解槽中的电解液浓度一直处于一种基本稳定的状态,减少电解槽的波动,降低电解槽的能耗,同时进一步提高电解槽产量,也可以实现向储液罐中补充电解液,实现自动加料装置的持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槽自动加料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解槽,属于电解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镁电解工业的发展,镁电解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各大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企业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之一。镁电解槽在生产过程中,往电解槽添加氯化镁采用抬包灌装来实现,添加氯化镁往往是一个班次或几个班次灌装一次,灌装后,电解槽内氯化镁浓度变化较大,对电解槽的生产效率和能耗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自动加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抬包灌装的方式向电解槽中添加电解液而导致电解液浓度变化大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和能耗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电解槽自动加料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解槽自动加料装置,包括用于储存电解液的储液罐,储液罐上设置有用于供储液罐内的电解液流出以向电解槽中添加电解液的出液管,出液管上安装有出液阀;储液罐上还设置有用于向储液罐中补充电解液的进液管,进液管上安装有进液阀;电解槽自动加料装置还包括与进液阀和出液阀控制连接以分别控制进液阀和出液阀的开闭操作的控制装置;储液罐上还设置有用于在向储液罐中补充电解液时供储液罐内腔中的气体排出的排气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开拓性地提出一种电解槽自动加料装置,该加料装置包括储液罐,储液罐上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上安装有出液阀,控制装置与出液阀连接以控制其开闭操作,这样当控制出液阀打开时,即可使储液罐内的电解液流出以向电解槽中添加电解液,通过控制出液阀开启时间,可以控制电解液的添加量,避免一次加多而导致电解液浓度变化大,避免对电解槽的生产效率和能耗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储液罐上还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安装有进液阀,控制装置与进液阀连接以控制其开闭操作,这样当储液罐中存储的电解液不足时,可以通过打开进液阀向储液罐中补充电解液,保证储液罐能够持续地向电解槽中添加电解液,而储液罐上设置的排气结构确保电解液能够顺利补充。
进一步地,储液罐的顶部设置有与储液罐内腔连通的气体导管,所述排气结构设置在气体导管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排气结构的设置。
进一步地,储液罐用于设置在电解槽内,排气结构包括连接在气体导管上的排气管以及安装在排气管上的排气阀,气体导管上安装有进气阀,控制装置与排气阀和进气阀控制连接以分别控制排气阀和进气阀的开闭操作,气体导管用于在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关闭时向储液罐内腔中通入压缩气体,以使储液罐内腔中气体压力大于电解槽中的压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储液罐位于电解槽内,不占用外部空间;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关闭时,可以向储液罐内腔中通入压缩气体,当储液罐内腔中气体压力大于电解槽中的压力时,再控制出液阀打开,即可将储液罐中的电解液压入电解槽中,实现电解液的添加;当然在进气阀关闭、排气阀和进液阀打开时,可以实现向储液罐中补充电解液,控制灵活方便。
进一步地,电解槽自动加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储液罐内腔中气体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将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装置,进而在储液罐内腔中的气体压力达到要求时控制出液阀打开。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压力检测装置方便知晓储液罐内腔中气体压力的准确值,从而准确控制出液阀打开的时机,保证操作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轻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94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平台快速锁紧组件、锁紧装置及作业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简便安装的隔油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