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置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92195.0 | 申请日: | 2023-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2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宏;高峰;张妮丝;张凯;王帅;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祥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向庆宁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置 人工 尿道 括约肌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置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采用外置双气囊控压的结构设计,通过控制气囊的充气量的大小来调节气囊对尿道的压力大小,实现自由控尿。通过双气囊一体式设计,缩小了装置的体积,携带方便,使用过程中维护了患者的形象,提升了患者的体验感。采用外置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节省了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手术的费用,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另外,外置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结构与阴茎外形类似,充气时,用于固定阴茎的气囊两侧产生的挤压力与用于挤压气囊产生的力相抵消,避免了阴茎大动脉受挤压,防止组织坏死。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置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压力不断增加,前列腺疾病的患病了率不断增加,无论如何治疗都会导致尿道括约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造成尿失禁,除了前列腺治疗会导致男性尿失禁外,还包括工伤、车祸导致的骨盆骨折或者尿道损伤等常见的安全事故。
现有的尿失禁治疗方法通常采用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手术和阴茎夹两种方式,人工尿道括约肌是AMS公司推出的AMS800系统,由储水囊、袖套、控制泵和连接三部分的管道组成,将增压系统和减压系统巧妙地组合成控制泵,简化了植入手术促进了人工括约肌的广泛应用,但价格高昂、手术修复率高、完全控尿比例有限。阴茎夹由扭簧、上夹杆、下夹杆和球形手柄组成,其使用成本低,可靠性高,但阴茎夹的力度过大或者长期的留置阴茎夹,易造成阴茎局部缺血坏死。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管或者佩戴纸尿裤等方式,但这些方式存在影响患者形象、用户体验差、并发症多等弊端。
专利号为202010040409.1公开了一种外置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包括环形压力调节囊、泵、软管以及套囊,套囊内设有充气袋、缓冲层以及贯穿孔。该方案是在阴茎下方设置压力调节囊,气囊上端设有缓冲层,通过泵对气囊进行充气来控制尿道,该装置虽能实现尿道控制,但是该装置阴茎内的空隙较大,可能会存在气囊充气挤压尿道时装置在阴茎上产生松动的问题,从而影响装置的控尿效果,因此,需要对现有传统的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置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通过双气囊结构设计,能够将装置牢牢固定在阴茎上且不会对阴茎大动脉造成挤压,还可以自由的控制气囊的充气量,来实现对尿道的压力控制,从而达到自由控尿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置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套设在阴茎上的环形圈以及位于环形圈内壁上的气囊,气囊包括用于固定阴茎的气囊和用于挤压阴茎的气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固定阴茎的气囊包括第一固定气囊和第二固定气囊,用于挤压阴茎的气囊位于第一固定气囊和第二固定气囊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固定阴茎的气囊的顶部的内壁上设有与阴茎大动脉相对应的空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固定阴茎的气囊包括弧形的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末端的缓冲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弧形主体部顶部向内的运动距离小于主体部末端的缓冲部向内的运动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固定阴茎的气囊的主体部具有可伸缩的第一弹性部,用于固定阴茎的气囊的主体部通过第一弹性部沿环形圈的中心位置伸缩。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固定阴茎的气囊的主体部上设有平滑的第一接触面,用于固定阴茎的气囊的主体部充气后的第一接触面与阴茎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挤压阴茎的气囊具有侧边可伸缩的第二弹性部和位于用于挤压阴茎的气囊顶部的第二接触面,用于挤压阴茎的气囊通过第二弹性部沿环形圈的中心位置伸缩。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挤压阴茎的气囊向内运动的距离大于用于固定阴茎的气囊向内运动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祥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祥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2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
- 下一篇:一种CoRu@C-N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