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催化改性剂沥青混合料路面铺设设备及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1982.3 | 申请日: | 202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4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马中新;徐亦冬;武金婷;徐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交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19/45 | 分类号: | E01C19/45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俊卿 |
地址: | 32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催化 改性 沥青 混合 路面 铺设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光催化改性剂沥青混合料路面铺设设备及铺设方法,包括混料箱,混料箱上安装有喷洒头,辅料罐内装有光催化改性剂溶剂,还包括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输送筒和螺旋输送杆,输送筒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螺旋输送杆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消泡机构包括加热丝和导料板,导料板内设置有导料腔,导料板的末端设置有排料头;添料机构包括料泵。添料机构向光催化改性剂原料中加入光催化改性剂溶剂,挤压机构和消泡机构配合使光催化改性剂原料和光催化改性剂溶剂充分混合,减少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喷洒头向路面喷洒混合后的光催化改性剂原料和光催化改性剂溶剂,使光催化改性剂与沥青路面充分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催化改性剂沥青混合料路面铺设设备及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路面交通量的增大、交通荷载的增加、气候环境的恶化,公路建设、养护维修及改扩建工程对路面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路面材料已无法满足现行交通状况的需求,在使用传统的改性沥青混合料铺设路面时,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聚集在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上,也会导致路面空气污染。而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其优越的路用性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传统改性沥青混合料是将改性沥青、矿粉与适量的改性混合料等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充分拌和,形成改性沥青混合料。先生产沥青再生产改性混合料的传统技术方案,存在着一些技术、环境、经济方面的瓶颈与不足,例如改性混合料在混合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导致改性混合料中的各个组分无法充分融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路面铺设时改性混合料无法充分混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催化改性剂沥青混合料路面铺设设备及铺设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催化改性剂沥青混合料路面铺设设备及铺设方法,包括混料箱和辅料罐,所述辅料罐固定在所述混料箱的侧面,所述混料箱内盛放有光催化改性剂原料,所述混料箱上还安装有喷洒头,所述辅料罐内装有光催化改性剂溶剂,还包括挤压机构、消泡机构和添料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杆和输送筒,所述输送筒固定在所述混料箱内,所述螺旋输送杆转动安装在所述输送筒内,所述输送筒的一端具有进料口另一端具有出料口,所述螺旋输送杆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所述消泡机构包括加热丝和导料板,所述加热丝固定在所述导料板的底部,所述导料板内设置有导料腔,所述导料腔通过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输送筒连通,所述导料板的末端设置有排料头;所述添料机构包括料泵,所述料泵固定在所述混料箱的外壁上,所述料泵能够将辅料罐内的光催化改性剂溶剂输送至所述导料腔内。
优选的,所述导料板为弧形板,所述导料板固定在所述输送筒上,所述加热丝位于所述导料板与所述输送筒之间并且贴合在所述输送筒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排料头包括料筒、导向杆、杆座、环形料盘、压料板和叶轮,所述料筒连通所述导料腔,所述环形料盘固定在所述料筒的顶端并且与所述料筒共轴线,所述杆座固定在所述料筒的中心,所述导向杆滑动安装在所述杆座上,所述压料板固定在所述导向杆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环形料盘的上方,所述叶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料筒内并且与所述导向杆同轴固定。
优选的,所述添料机构还包括连接管、输料管和输料头,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辅料罐和所述料泵,所述输料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料泵和所述输料头,所述输料头能够插接在所述导料板上。
优选的,所述导料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导料腔的加料口,所述加料口处安装有单向密封板,所述单向密封板能够朝向导料腔内打开,所述输料头上具有喷口,所述输料头能够与所述加料口插接密封,所述喷口能够伸入所述导料腔内。
优选的,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用于对所述导料板和所述输送筒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朝向所述混料箱的底部,所述混料箱的顶部具有设备口,所述输料头能够从所述设备口处放入所述混料箱内,所述混料箱的底部朝向一侧倾斜并且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处连接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喷洒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交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未经丽水市交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1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