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粉画的沥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84234.2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4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冯丽;张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44D3/00 | 分类号: | B44D3/00;B44D2/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易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5 | 代理人: | 邱兰双 |
地址: | 5104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粉画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沥粉画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粉画的沥粉装置,该装置包括沥粉筒,沥粉筒的筒壁上对称设置有沿垂直方向贯穿筒壁的通孔,沥粉筒的底部设置有出粉口,沥粉筒的顶端有与沥粉筒相配合的塞体,塞体的下端为活塞头,塞体的上端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可拆卸连接有搅拌桨或毛刷,通孔内设置有两条金属拉力索,两条金属拉力索的一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活塞的两侧,另一端连接有转轴且分别缠绕在转轴两端,转轴沿水平方向贯穿沥粉筒的底壁,转轴上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控制按钮设置在沥粉筒外表面。本发明的优点为:用第二电机和金属拉力索相配合,实现沥粉的自动挤出,降低对作画者的体力要求,减轻了作画的劳动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沥粉画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粉画的沥粉装置。
背景技术
沥粉画源于我国古代建筑上的漆艺之一,为古代宫殿、庙宇的一种装饰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沥粉画以凸出的线条为作画媒介,沥粉画材料需要特殊配制;作画时,根据构图要求使沥粉材料从工具口中沥出在画布或画板上;因此沥粉材料配制的稠稀度、材料沥出的均匀、作画人手持的稳定程度是作画成功与否的关键。
现有的沥粉画工具为带尖角的圆锥形容器,尖角处有口,且连接有沥粉嘴;但现有的工具存在以下缺点:1、使用时全靠作画者用手部力量挤压沥粉,作画者做完一幅画往往需要巨大的体力要求,对作画者手臂肌肉造成巨大的负担,导致许多创作者不愿从事较大沥粉画的创作。2、随着作画时间的增长,工具内的沥粉越来越凝固,导致前后绘制的画线粗细不一、线条易断,沥粉难度倍增。3、若有调粉不均匀的情况,沥粉嘴处容易被堵塞,影响作画的进度与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粉画的沥粉装置,其最大特点为:用第二电机和金属拉力索相配合,实现沥粉的自动挤出,无需作画者再用力向下挤压,降低了对作画者的体力要求,减轻了作画的劳动负担。
一种沥粉画的沥粉装置,该装置包括沥粉筒,沥粉筒的筒壁上对称设置有沿垂直方向贯穿筒壁的通孔,沥粉筒的底部设置有出粉口,沥粉筒的顶端有与沥粉筒相配合的塞体,塞体的下端为活塞头,塞体的上端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可拆卸连接有搅拌桨或毛刷,通孔内设置有两条金属拉力索,两条金属拉力索的一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活塞的两侧,另一端连接有转轴且分别缠绕在转轴两端,转轴沿水平方向贯穿沥粉筒的底壁,转轴上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控制按钮位于沥粉筒外表面。
利用第二电机控制转轴旋转,带动转轴旋转,拉动金属拉力索,使其拉动塞体慢慢下移,将沥粉自动挤出。
塞体可以拆卸,当装入新的沥粉内有气体时,可以在塞体上端换上搅拌桨,将搅拌桨伸入配好的沥粉轻轻搅拌,搅出气泡,搅拌桨也可拆卸,使用完后可以将搅拌桨换成毛刷来清理沥粉筒。
优选的,沥粉筒横截面呈椭圆形,椭圆形更加方便观察沥出的线条情况,便于及时调整线条走势,沥粉筒底部位于转轴两端正下方设有凸耳部,凸耳部一方面可对转轴起到支撑的作用,提升沥粉筒底部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可以便于握持,防止打转或脱落,提供更好的握持手感和稳定性。
优选的,凸耳部与沥粉筒底壁的连接处采用平滑的弧线过渡,保证凸耳部与沥粉筒连接的稳固性,同时避免存在尖锐端造成手部的划伤,提升握持手感。
优选的,凸耳部与沥粉筒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保证凸耳部的稳固性。
优选的,沥粉筒的外筒壁采用磨砂材质,避免握持过程中的滑落或转动,防止长时间沥粉过程导致的手心出汗导致的打滑,提升沥粉过程的稳定性。
塞体可以是柱体的,可以是上端与下端均为平面的其他立体形状,也可以是下端为平面上端为球面形的立体形状。
出粉口上设置有卡扣,卡扣与出粉口侧壁铰接,卡扣设置有弹簧,弹簧能使卡扣卡合接口嘴更加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未经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4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