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岩筒及破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7616.2 | 申请日: | 202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明 |
主分类号: | E21C37/12 | 分类号: | E21C37/12;E21C37/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文立兴 |
地址: | 425000 湖南省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岩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破岩筒及破岩方法,其中破岩筒包括一端设有加注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沿径向收缩呈褶皱状;通过向筒体内注入填充物,所述侧壁逐渐舒展从而使得筒体向外侧扩张、对周边岩体形成推挤。其中破岩方法包括在岩体上造孔;朝所述孔中插入上述的破岩筒;经加注口向筒体内注入填充物,使得呈褶皱状的侧壁逐渐舒展并推挤岩体。破岩筒在压力作用下逐步推挤岩体,过程温和、可控,不会产生剧烈震动,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对附近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岩体破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破岩筒及破岩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以爆破或冲击的形式来破碎岩石,这两种破碎形式在作业过程中均会产生剧烈震动,并随之形成高分贝噪声和扬尘,因而会对附近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亟需一种震动较小的破岩装置和与之适配的破岩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破岩筒及破岩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破岩筒,包括一端设有加注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沿径向收缩呈褶皱状;通过向筒体内注入填充物,所述侧壁逐渐舒展从而使得筒体向外侧扩张、对周边岩体形成推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加注口内置有单向阀。
然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破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岩体上造孔;
步骤S2:朝所述孔中插入上述的破岩筒;
步骤S3,经加注口向筒体内注入填充物,使得呈褶皱状的侧壁逐渐舒展并推挤岩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破岩筒在压力作用下逐步推挤岩体,过程温和、可控,不会产生剧烈震动,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对附近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破岩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破岩筒的纵剖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破岩筒的横剖示意图;
图4是破岩筒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破岩筒的纵剖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加注口;2、筒体;3、侧壁;4、岩体;5、单向阀;6、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破岩筒,包括一端设有加注口1的筒体2,加注口1用于与外部注入设备相连,以便外部注入设备向筒体2内部注入填充物。筒体2的直径因其侧壁3沿径向收缩呈褶皱状而减小,一般来说,呈褶皱状的筒体2的筒径R1等于或略小于岩体4上的孔6的孔径,从而使得筒体2能够顺利插入孔6中。在进行破岩作业时,外部注入设备向筒体2内注入填充物(填充物可以是高压液体,亦可以是高压气体),呈褶皱状的侧壁3因筒体2内外压力差而逐渐舒展,由于侧壁3的周长不变、舒展过程中筒体2的筒径将逐步增大(侧壁3呈完全舒展状态时,筒体2的筒径R2,R2>R1),当筒体2的筒径扩张至与岩体4上的孔6的孔径一致后,外部注入设备继续加压注入填充物,使得筒体2继续向外侧扩张而对岩体4形成推挤,进而能够驱使岩体4破碎。相对于现有技术以爆破或冲击的形式来破碎岩石,本申请所公开的破岩筒在压力作用下逐步推挤岩体,过程温和、可控,不会产生剧烈震动,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对附近环境的影响。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明,未经周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7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真康复手指训练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 下一篇:光电耦合收发用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