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高水头小流量的泄洪消能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7542.2 | 申请日: | 202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9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宋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绚丽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箐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05 | 代理人: | 丁晓惠 |
地址: | 07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水头 流量 泄洪 机构 | ||
1.一种适合高水头小流量的泄洪消能机构,包括坡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机械式消能组件(2),设置在所述坡道(1)上,水体流经所述坡道(1)时驱使机械式消能组件(2)转动;及
气动式消能组件(3),设置在所述坡道(1)上位于机械式消能组件(2)的下方位置;及
连接部件(4),安装在所述机械式消能组件(2)与气动式消能组件(3)之间,以在对流经水体机械消能的同时,利用所述气动式消能组件(3)提供同步的气阻消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水头小流量的泄洪消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式消能组件(2)包括有横置在坡道(1)内的承载轴一(21),所述承载轴一(21)与坡道(1)转动连接,且在所述承载轴一(21)上设置有机械叶轮(22),在水体流经时驱使所述机械叶轮(22)带动承载轴一(21)旋转;
并在所述承载轴一(2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为承载轴一(21)始终提供单向阻力的阻力件(23),以配合所述机械叶轮(22)提供机械消能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水头小流量的泄洪消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坡道(1)内开设有横向的凹槽一(11),所述机械叶轮(22)位于凹槽一(11)内,且机械叶轮(22)顶部的叶片位于凹槽一(11)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水头小流量的泄洪消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件(23)包括有设置在承载轴一(21)外侧的套环一(24),所述套环一(24)安装在坡道(1)内壁上,且在所述套环一(24)内侧连续开设有多个倾斜的安装槽(25),在所述安装槽(25)内壁上均嵌设有磁铁一(26);
并在所述承载轴一(21)外侧套设有套环二(27),在所述套环二(27)外侧依次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安装槽(25)一一对应的倾斜的嵌入槽(28),在所述嵌入槽(28)内嵌设有磁铁二(29),所述磁铁一(26)和磁铁二(29)相对面磁极相同,以为所述承载轴一(21)提供持续的旋转斥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水头小流量的泄洪消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叶轮(22)上设置有沿叶片长度方向延伸的挡流板(2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水头小流量的泄洪消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板(210)为中间靠近承载轴一(21)且两端远离承载轴一(21)的弯折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水头小流量的泄洪消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式消能组件(3)包括有横置在坡道(1)内的分流管(31),且在所述坡道(1)表面开设有多个与分流管(31)导通的泄气孔(32);
并在所述坡道(1)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二(33),在所述凹槽二(33)内设置有转轴(34),在所述转轴(34)上设置有轴流叶轮(35),且所述转轴(34)与连接部件(4)连接,并在所述凹槽二(33)内壁上还开设有出风口(36),所述出风口(36)利用导管与分流管(31)导通,以在水体流经所述坡道(1)时驱使轴流叶轮(35)产生持续的单向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水头小流量的泄洪消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坡道(1)上位于机械式消能组件(2)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挑高垫板(37),所述泄气孔(32)位于挑高垫板(37)的端部;
且在所述坡道(1)上位于挑高垫板(37)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正对泄气孔(32)的折流挡板(38),所述泄气孔(32)射出的气体经折流挡板(38)后倾斜向上冲击水体;
并在所述挑高垫板(37)上位于泄气孔(32)的位置设置有镂空柱体框架(39),所述镂空柱体框架(39)沿坡道(1)横置在挑高垫板(3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绚丽,未经宋绚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75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巡检机器人挂轨总成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型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