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大长径比钛合金强力热旋压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4485.2 | 申请日: | 202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4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周路;范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奕军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B21D37/16;B21D37/18;B21D45/02;B21C5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博睿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6 | 代理人: | 纪尚鹏 |
地址: | 71008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长径 钛合金 强力 热旋压 加工 方法 | ||
1.一种薄壁大长径比钛合金强力热旋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目标需求零件直径长度L1、厚度T1以确定原材料厚度T0,原材料长度,一般地,原材料是经挤压或锻造的厚壁机加工管件,内外表面粗糙度由于3.2等级,机加工余量一般直径不小于3mm,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厚度远远小于直径;
步骤二:将待旋压材料放置在电阻加热炉进行预热,此步骤是为了节省机床占用时间,通过提前预热的方式缩短感应加热时间,电阻炉内预热一般不应低于400℃;
步骤三:对主体芯模(7)进行预热,主体芯模(7)预热一般在每次批量生产前或每班生产前完成,持续生产过程中主体芯模(7)温度会有小范围波动,生产前需要对主体芯模(7)温度进行测量,温度过低需要进行补充加热,主体芯模(7)预热后应在芯模表面充分涂刷润滑剂与脱模剂,防止贴模较好的情况下无法脱模;
步骤四:根据材料单道次极限减薄率确定下压量δt1,采用错距旋压加工工艺可以能够提高材料压透性,有利于材料温升,根据错距旋压三个旋轮(12)A、B、C减薄的一般原则,采用等量分配的原则,确定旋轮(12)A与模具的间隙旋轮(12)B与模具的间隙旋轮(12)C与模具的间隙T0-δt1,这里不考虑机床退让量,也不考虑三个旋轮(12)形貌不一致,默认三个旋轮(12)A、B、C形貌一致;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确定的旋轮(12)与主体芯模(7)间隙,采用标准量块或者塞尺进行测量,这个步骤需要在主体芯模(7)预热后完成,也就是需要热状态测量间隙,防止主体芯模(7)膨胀导致间隙过小,进而造成成品壁厚偏薄,旋轮(12)与主体芯模(7)间隙测量误差应小于0.05,旋轮(12)A与模具的间隙旋轮(12)B与模具的间隙旋轮(12)C与模具的间隙T0-δt1;
步骤六:将电阻炉内预热的筒形旋压厚壁坯料取出,采用专门的吊装工具快速进行吊装,使材料能够减少温降,增大内孔与模具间隙,便于快速安装;
步骤七:根据原材料厚度T0、主体芯模(7)外径旋压过程进给速度f,采用每分钟进给单位、旋压变形温度C,加热长度L旋,加热重量M,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总热量;
步骤八:根据步骤七计算的实际加热功率,在感应加热设备上进行调整,额定加热功率与实际加热功率基本接近,输入钛合金对应材料相应的加热频率,启动温度控制单元,功使工件在加热时通过红外测温仪实时测量和检测工件的加热温度,测量的温度值同步显示在控制单元的显示屏或仪表上,确保在热旋压过程中精准温度控制,实现温度在400℃~900℃范围内精确功率调整,在热旋压过程中实现±20℃范围内精准温度;
步骤九:编制数控旋压程序,将数控旋压机床进行通讯,启动预热程序,先对坯料和模具进行二次预热,预热过程中主轴正常低速旋转,这样能够控制预热温度均匀性,同时,龙门架z轴启动,设备在从模具旋压起始端向旋压结束端运行,通过红外测温仪测量芯模和材料温度,达到工艺要求后预热结束;
步骤十:编制数控旋压程序,将数控旋压机床进行通讯,启动零件加工程序,通过感应加热装置,使感应线圈在旋轮接触材料前就能达到预定成形温度C,实现零件的高温旋压,旋压过程通过红外测温仪监测感应加热预热区温度C预、变形区温度C变,当温度低于或高于设定温度C时,显示器会产生报警信号,同时感应加热装置会根据温差调整加热功率,温度过高时降低加热功率,温度过低时提高加热功率,使变形温度和预热温度保持恒温;
步骤十一:完成第一道次旋压减薄δt1后,采用高温测厚仪测量成形后材料厚度,根据偏差值调整第二道次的减薄δt2,同时按照每道次加工流程:预热→加热旋压→测量的方式进行旋压加工;
步骤十二:整个旋压过程结束后,采用脱料装置将零件在温热状态下脱模,同时记录脱模前零件、模具温度,脱模冷却后测量内径、外径、壁厚、直线度、圆度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大长径比钛合金强力热旋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计算公式为:
L1×T1=L0×T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奕军,未经陆奕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44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