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质灾害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预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3322.2 | 申请日: | 202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5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胡代明;刘昊;李慧;田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1V3/38;G06F30/10;G06T17/1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曾利平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灾害 预测 模型 构建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地质灾害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地质灾害勘测几何模型,所述地质灾害勘测几何模型包括隧道几何模型、异常体几何模型以及勘测装置几何模型,所述勘测装置几何模型包括发射杆和接收杆;所述发射杆以所述隧道几何模型的隧道掘进面的几何中心为起点且垂直于隧道掘进面,所述接收杆设于所述隧道几何模型的隧道底板且垂直于所述发射杆;
改变所述异常体几何模型与所述隧道掘进面之间的距离d,得到不同距离d下的模型点线面文件;
根据每个模型点线面文件得到不同发射杆长度L下的视电阻率曲线,进而得到不同模型点线面文件的不同视电阻率曲线;
确定每条所述视电阻率曲线的最小值,进而确定该最小值对应的偏移距离xmin,进而得到多组距离d、发射杆长度L和偏移距离xmin;其中所述偏移距离是指所述接收杆与所述隧道掘进面之间的距离;
对多组距离d、发射杆长度L和偏移距离xmin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地质灾害预测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模型点线面文件得到不同发射杆长度L下的视电阻率曲线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当发射杆长度为L1时,沿着隧道底板移动接收杆,使所述接收杆的偏移距离为x1,x2,…,xi,…,xn1,计算出发射杆长度为L1、偏移距离为xi时的电位数据,得到n1个电位数据;根据每个电位数据计算出对应的视电阻率,进而由n1个视电阻率得到视电阻率曲线S1;
当发射杆长度为L2时,沿着隧道底板移动接收杆,使所述接收杆的偏移距离为x1,x2,…,xi,…,xn2,计算出发射杆长度为L2、偏移距离为xi时的电位数据,得到n2个电位数据;根据每个电位数据计算出对应的视电阻率,进而由n2个视电阻率得到视电阻率曲线S2;
依此类推,当发射杆长度为Lj时,沿着隧道底板移动接收杆,使所述接收杆的偏移距离为x1,x2,…,xi,…,xnj,计算出发射杆长度为Lj、偏移距离为xi时的电位数据,得到nj个电位数据;根据每个电位数据计算出对应的视电阻率,进而由nj个视电阻率得到视电阻率曲线Sj。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灾害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数据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U为电位数据,I为发射杆的通电电流,ρ为隧道围岩电阻率,Lj为发射杆长度,O为发射杆的起点,A为发射杆的终点,x为接收杆上的观测点与发射杆上的点源之间的距离,dl为发射杆上的微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33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紧环自动装配装置
- 下一篇:基于数据分析的餐厨垃圾处理机智能化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