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热像仪切换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1256.5 | 申请日: | 202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9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轩;石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G01J5/48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热像仪 切换 结构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红外热像仪切换结构,包括:切换轴座,切换镜框,大视场镜组、小视场镜组;切换轴座与大轴承的内圈配合安装;切换镜框与大轴承的外圈配合安装,以使得切换镜框受驱动力作用绕切换轴座旋转,并在切换镜框中安装有小轴承,在小轴承上设置有反射镜;切换轴座前部设置有入射透镜;当入射光由入射透镜经过反射镜,通过外部驱动力作用于切换镜框,使反射后的光线通过大视场镜组或者小视场镜组。本发明提供的红外热像仪切换结构,切换速度快、尺寸限制小,并且可以用于红外热像仪中的视场切换、F数变换等机构,同时具备高通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热像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热像仪切换结构。
背景技术
在红外热像仪中,光学设计、结构设计是根据各产品不同的应用背景、使用需求而开展的。随着红外热像仪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行业及用户对于红外热像仪的功能要求也变得更加多样,比如多视场切换、可变换F数、连续变焦等等。
为满足以上需求,结构设计需要增加传动部件的设计,并在设计中兼顾传动部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空间尺寸等。
红外热像仪中传动的切换机构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直线切换,另一种是旋转切换。直线切换方式优点是对光学系统轴向空间尺寸限制小,切换精度高,缺点是切换速度慢,电机控制较为复杂;旋转切换方式优点是切换速度快,结构简单,缺点是受热像仪内部空间限制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强的切换结构,可以用于红外热像仪中的视场切换、F数变换等;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热像仪切换结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热像仪切换结构,包括:
切换轴座,所述切换轴座与大轴承的内圈配合安装;
切换镜框,所述切换镜框与所述大轴承的外圈配合安装,以使得所述切换镜框受驱动力作用绕所述切换轴座旋转;并在所述切换镜框中安装有小轴承,所述小轴承的内圈与轴承支座配合,所述轴承支座与所述切换轴座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小轴承上设置有反射镜座,所述反射镜座上设置有反射镜;
大视场镜组、小视场镜组,所述小视场镜组设置在所述切换轴座顶部的安装孔、所述大视场镜组设置在所述切换镜框侧向的安装孔,所述切换轴座前部设置有入射透镜;当入射光由所述入射透镜经过所述反射镜,通过外部驱动力作用于所述切换镜框,使反射后的光线通过所述大视场镜组或者所述小视场镜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小视场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座,所述第一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座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视场镜组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二透镜座的第二透镜、隔圈、第三透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切换镜框配合处设置有轴承压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轴承在所述切换轴座的安装处设置有轴承压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镜通过粘接设置于所述反射镜座上,再安装到36-切换轴座,用螺钉固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通过第一压圈固定在所述第一透镜座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以及所述第三透镜通过第二压圈固定在所述第二透镜座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射透镜通过第三压圈固定在所述切换轴座上。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红外热像仪,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热像仪切换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1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