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声波透射法识别桩长及唯一性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70706.9 | 申请日: | 2023-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0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夏红文;舒航;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智通路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G06K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 地址: | 610073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声波 透射 识别 唯一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声波透射法识别桩长及唯一性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的组成包括;基桩身份芯片,用于存储对应基桩的信息;芯片感应读取装置,用于向基桩身份芯片读取对应基桩信息;超声波检测仪,用于检测对应基桩数据;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主机,检测主机具有数据加密系统;所述基桩身份芯片安装在对应基桩的桩底;所述芯片感应读取装置和超声波检测仪通过信号线缆与检测主机连接;所述检测主机用于与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信息通信。本专利最大的优点是在现有超声波设备上增加芯片身份证和感应装置。极大地避免了“不可控人为因素”,实现了仪器设备自动感应记录,数据自动加密上传,能够让真实的现场数据反馈给质量管理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检测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适用于声波透射法识别桩长及唯一性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桩长:现有的仪器设备对桩长的确认主要由现场检测人员确认后输入仪器设备后开始采集数据。这样的采集方法会在因各种原因导致实际施工桩长不足的情况下,留出了“人为造假”的后门,既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某些方法使本来不满足设计桩长的基桩达到了设计要求。给后期的工程质量、桥梁运行安全等造成一系列不可挽回的损失。
2、桩号与对应数据唯一性:现有的仪器设备对桩号的确认主要由现场检测人员确认后输入仪器设备后开始采集数据。这样的采集方法会在因基桩完整性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导致“问题桩”不能被真实的反应出来,既用合格的基桩数据替换不合格的基桩数据。这种做法会给桥梁安全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在已经通车的桥梁中也不乏因桩基问题导致桥梁上部构造和桥面系发生沉降,导致通车中断。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适用于声波透射法识别桩长及唯一性的装置及方法。1、准确检测实际施工桩长,防止桩长检测数据造假。2、检测数据与实际施工桩号一致,保证唯一性,防止检测数据造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适用于声波透射法识别桩长及唯一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的组成包括;
基桩身份芯片,用于存储对应基桩的信息;
芯片感应读取装置,用于向基桩身份芯片读取对应基桩信息;
超声波检测仪,用于检测对应基桩数据;
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主机,检测主机具有数据加密系统;
所述基桩身份芯片安装在对应基桩的桩底;
所述芯片感应读取装置和超声波检测仪通过信号线缆与检测主机连接。
根据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声波透射法识别桩长及唯一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主机用于与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信息通信。
根据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声波透射法识别桩长及唯一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桩身份芯片对应的芯片信息包含该基桩的桥梁名称、设计桩号、设计桩长等基本信息。
根据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声波透射法识别桩长及唯一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桩内设置有声测管,芯片感应读取装置以及超声波检测仪沿着声测管进入所述基桩内;且所述芯片是固定在所述对应的声测管底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声波透射法识别桩长及唯一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桩内设置有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声测管。
根据本发明所述适用于声波透射法识别桩长及唯一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读取器与芯片距离L≤5cm时可读取数据。
一种适用于声波透射法识别桩长及唯一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1,在基桩的桩底声测管封闭时(该工作在钢筋加工厂进行),安装该基桩的身份证芯片;该芯片信息包含该基桩的桥梁名称、设计桩号、设计桩长等基本信息,完成信息输入后的芯片将被固定在声测管底部,并完成封装;
步骤2,在进行基桩检测时,开机调试仪器,输入检测基本信息,如检测时间、声测管间距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智通路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智通路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07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