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建筑测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67946.3 | 申请日: | 202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5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钟伟;孙铁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卓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杨军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D21/02;G01D11/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地址: | 071051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建筑 测绘 方法 | ||
1.一种智能建筑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S001、将支撑机构(1)布设于建筑墙体的指定测量地点,布设后,摆臂组件(5)依据中控主机(20)的设定以设定参数驱动三维光栅扫描仪(23)沿设定测绘轨迹运动,三维光栅扫描仪(23)以设定轨迹运动后,继而获取建筑表面轮廓的点云数据和全景影像,从而构筑测绘建筑的三维模型,建筑三维模型建立后,结合建筑工法和建筑模数修建筑表面轮廓的尺寸和形状;
SS002、利用三维光栅扫描仪(23)进一步获取建筑局部细节的精细点云数据,根据材料特征,结合建筑工法及历史年代建筑特点修正建筑局部细节的尺寸和形状;
SS003、利用激光测距仪(24)测取SS001步骤中建筑三维模型中某一指定建筑结构部件的实际距离参数,同时依据上述距离参数建立测绘坐标系的基准测绘参数;
SS004、利用超声波测厚仪(25)测取建筑墙体或建筑结构的厚度参数、利用墙体探测仪(26)探取墙内的金属物或管线分布参数;
SS005、将上述步骤测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将SS001步骤中的三维模型置于空间坐标系中,并用SS003步骤中获取的基准测绘参数和SS001步骤中的三维模型以分别测得三维模型中其它各个部分或结构部件的具体实际参数,SS004步骤中所获取的数据作为参数备注或参数补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顶面安装有轨架(2),所述轨架(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座(3),所述轨架(2)的内部安装有丝杆驱动模块(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驱动模块(4)的周侧面与移动座(3)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座(3)的表面与摆臂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摆臂组件(5)的端部安装有测绘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7),所述调节螺杆(7)的周侧面螺纹连接有驱动环(8),所述支撑座(6)的底面铰接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伸缩撑脚(9),每个所述伸缩撑脚(9)与驱动环(8)的相对表面之间均铰接有连杆(10),所述支撑座(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旋转台(11),所述电动旋转台(11)的顶面与轨架(2)固定连接;所述摆臂组件(5)包括固定于移动座(3)表面的定位座(12),所述定位座(1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轴,所述定位座(12)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3),所述旋转电机(13)的输出轴端与旋轴传动连接,所述旋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旋座(14),所述旋座(14)的内壁铰接有第一摆臂(15),所述第一摆臂(15)的内壁铰接有第二摆臂(16),所述第一摆臂(15)与旋座(14)的相对表面之间及所述第二摆臂(16)与第一摆臂(15)的相对表面之间均铰接有调角推杆(17),所述第二摆臂(16)的表面与测绘组件连接;所述旋轴的轴线与轨架(2)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旋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旋转电机(13)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与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主动锥齿轮;
所述测绘组件分别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二摆臂(16)端部的转角架(18)、固定于第二摆臂(16)侧面的转角电机(19)和固定于移动座(3)顶面的中控主机(20),所述转角电机(19)的输出轴端与转角架(18)固定连接,所述转角架(18)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位旋台(21),所述转角架(18)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转换电机(22),所述转换电机(22)的输出轴端与转位旋台(21)固定连接,所述转位旋台(21)的周侧面固定设置有四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安装面,所述三维光栅扫描仪(23)、激光测距仪(24)、超声波测厚仪(25)和墙体探测仪(26)分别固定于转位旋台(21)的四个安装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光栅扫描仪(23)、激光测距仪(24)、超声波测厚仪(25)和墙体探测仪(26)的数据端口均与中控主机(2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位旋台(21)的旋转轴线与转角架(18)的旋转轴线垂直,所述转角架(18)为“U”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卓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杨军,未经中卓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杨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79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