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硫/硒阳离子反应的高电压铝-硫/硒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7884.6 | 申请日: | 202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4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尉海军;李帅霞;张旭;楚维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36;H01M4/587;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阳离子 反应 电压 电池 | ||
一种基于硫/硒阳离子反应的高电压铝‑硫/硒电池,属于铝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实现硫/硒阳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的高电压铝‑硫/硒电池,包括以下技术方案:(1)铝‑硫/硒电池结构依次包括SeSx/C复合正极、隔膜、电解液、Al负极,其中SeSx/C复合正极选用硫、硒单质或硫硒化合物与碳材料复合;(2)对步骤(1)所得铝‑硫/硒电池在0.1‑2.5V(vs.Al3+/Al)之间进行可逆充放电,充放电过程中发生涉及S和Se阳离子的多电子转移,最高放电比容量可达1700mAh g‑1,放电电压平台≥1.5V(vs.Al3+/A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eSx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实现硫/硒阳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的高电压铝-硫/硒电池,具体为铝电池技术领域。选用硫、硒单质或硫硒化合物与碳材料复合作为正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涉及S和Se阳离子的多电子转移,实现高放电比容量和高电压平台的铝-硫/硒电池。
背景技术
铝比容量高、资源丰富、成本低,可充电铝离子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能源存储系统的理想选择之一。但是传统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面临着比容量低的问题(如碳正极材料120mAh g-1和金属化合物300mAh g-1),不能满足高能量密度的需求。硫正极因有着高的理论比容量而得到广泛关注。但硫正极存在导电性差、体积膨胀大、转换反应动力学慢、循环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铝-硫电池的进一步发展。
硒作为硫族元素,也被用作电池的正极材料。硒的电导率(1.0×10-3S m-1)远高于硫(5.0×10-28S m-1)。此外,硒的体积比容量高,可以有效减小电池的体积。但是硒单质单独作为正极材料,理论比容量(675mAh g-1)相较于硫单质相差甚远。因此,我们采用SeSx化合物作为正极材料,既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也可以改善正极的电导率。
一直以来,研究者们致力于提高铝-硫电池的电压平台,硫阳离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使铝-硫电池的电压平台有很大的提升(从~0.6V到~1.75V)。但是硫很难被氧化到更高的价态,在2.4V恒压充电时硫被氧化为低正价(如+1价),硫的单电子转移反应对应836mAh g-1的理论比容量。而硒很容易被氧化到Se4+,因此选用含硒的SeSx复合材料作为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提高电压平台的同时提高放电容量,从而实现高能量密度的铝离子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铝离子电池现有的能量密度低以及硫正极导电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硫/硒阳离子反应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实现高放电比容量和高电压的铝-硫/硒电池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硫/硒阳离子反应复合正极活性材料,进一步实现硫/硒阳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的高电压铝-硫/硒电池。
一种基于硫/硒阳离子反应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硫/硒阳离子反应复合正极活性材料是选用硫和硒单质或硫硒化合物与碳材料复合,即为SeSx/C复合正极。
其中硫、硒单质或硫硒化合物的含量为10-90wt.%,S/Se摩尔比x介于1-7;碳材料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介孔碳、活性碳、碳纳米管、石墨烯、石墨烯组装体、碳微/纳球、碳纳米角、碳纤维中的一种;SeSx/C复合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可采用球磨法、熔融法中的一种,优选熔融法,保温温度在120-200℃,保温时间12h以上。
组装的铝-硫/硒电池结构依次包括SeSx/C复合正极、隔膜、电解液、Al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7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