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碳排放流及风光消纳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64803.7 | 申请日: | 202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9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杰;黄瑞铭;龚明;张志文;夏帅;李鑫;张杰;张木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十堰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H02J3/38;H02J3/00;G06F17/15 |
代理公司: | 苏州导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5 | 代理人: | 龚建良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排放 风光 综合 能源 系统 优化 调度 策略 | ||
1.一种考虑碳排放流及风光消纳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化碳排放流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确定相关碳排放基础定义以及计算方法:
步骤2:在电-热-氢综合能源系统中,将光伏,风力以及传统电厂的电力联合起来以满足电-热-氢综合能源系统的电力负荷;同时,电-热-氢综合能源系统的热量需求由热泵,燃气锅炉和热电联合装置提供;氢气需求由蒸汽甲烷重整和水电解槽提供;
步骤3:建立碳交易成本计算机制,在电-热-氢综合能源系统中,主要能源网络为电网、热网以及氢气网,初始碳排放权配额;
步骤4:确定目标函数;
步骤5:确定功率平衡约束及机组约束;
步骤6:进行求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碳排放流及风光消纳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其特征在于步聚1中:碳排量Mces为一定时间t内能量流通过某条系统支路的CO2排放量;
碳排率排率为的单位时间内通过系统节点或者支路的碳排量,用Rcef表示:
碳排密度:在综合系统中碳排放流是建立在能量潮流基础上,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定义碳排密度表示在综合能源系统中单位能量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碳排密度分为节点碳势、支路碳排密度:
支路碳排密度:表示在支路上流通单位能量所产生的碳排量,即支路排率与能量潮流的比值:
式中,ρBCI为支路碳排密度,Rbces为支路碳排率,EL为能量潮流;
节点碳势:根据能量合并原则,在综合能源系统中,当不同支路的能量流入一个节点时,不同能量所产生的碳排量也将进行混合,节点碳势表示为流入支路碳排率所有流入支路的加权求和:
式中,ρNCI为节点i的碳势,Ω+为能量潮流流入节点i的所有支路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考虑碳排放流及风光消纳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构建能量耦合模型,将电热氢综合能源系统中多种能量输入-转换-输出转化为输入和输出端口关系,计算出电-热-氢综合能源系统中能量转化的碳排密度,模型表示为:
式中,PiPV为光伏输入功率,PiWT为风力输入功率,PiGrid为电网输入功率,PoCHP,E为热电联产用于发电的输出功率:
式中,热电联产用于制热的输出功率,PoHP为热泵输出功率,PoGB为燃气锅炉输出功率:
式中,为甲烷重整设备输出功率,为水电解槽输出功率;
在电热氢综合能源系统中,能量转换设备的转换方式以及转换能量不同,具有不同的转换效率,表示为:
式中,ωWE,ωHP,ωSMR,ωGB,ωCHP,Q,ωCHP,E分别为水电解槽、热泵、甲烷重整设备、燃气锅炉、热电联产用于制热、热电联产用于发电的能量转换效率;
分别为光伏、风力、电网以及天然气能源输入接口的碳排密度;分别为电、热、氢输出端口碳排密度;分别为水电解槽,热泵,热电联产,燃气锅炉,蒸汽甲烷重整设备输入端碳排密度;分别为水电解槽,热泵,燃气锅炉和甲烷重整设备的输出端碳排密度;分别为热电联产设备对电网和对热网输出端口碳排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十堰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十堰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48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