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理镜与电子镜结合的车载后视镜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3587.4 | 申请日: | 202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0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友;邓蚁;张业湘;陈春阳;许东梅;谢长鑫;黄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三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佛山市三目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B60R1/22;G02B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强 |
地址: | 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理 电子 结合 车载 后视镜 | ||
1.一种物理镜与电子镜结合的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ARM中央处理器、DDR3数据存储器,摄像头、接口电路、TF卡储存器、TFT显示屏、物理视镜、移动和旋转控制、电加热控制电路、CAN总线;
物理镜与电子镜结合的车载后视镜工作原理,ARM中央处理器启动系统工作,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通过接口电路存储在TF卡储存器内部,以备汽车总控调用及记录,ARM中央处理器接收摄像头的图像信息,对图像进行剪切和处理,之后发送到TFT显示屏,实现电子视镜实时显示图像;物理视镜是通过镜面正常工作,ARM中央处理器与移动和旋转控制电气连接、ARM中央处理器与电加热控制电路;CAN总线串行进行数据传输,均衡结果与图像增强;
摄像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光阑(STO);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其物侧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L1)和所述第二透镜(L2)均为自由光学曲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为玻璃球面透镜,且各个透镜的光学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镜与电子镜结合的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根据透镜成像公式:
其中,m为放大系数,u为物体到镜头的距离,f为焦距;
对于薄透镜,有焦距公式:
其中,n为透镜材料折射率,R1和R2分别为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d为透镜厚度。
对于多个透镜组合成的光学透镜系统,有合成焦距:
其中,f1、f2为两个透镜的焦距,d为两个透镜的光心间距,第一个镜片成像位置作为第二个镜片的物的位置来计算,以此类推算出总光学系统最终焦距。
根据ISO 16505:2019标准和GB 15084标准,所述车载后视镜应用于Ⅲ类车镜驾驶员侧,满足车镜视野30°至65°;根据联合国第46号法规III类车镜驾驶员侧最小放大倍数0.29,根据上述公式(1)(2)(3)计算得出,所述车载后视镜满足15mmTTL20mm,其中TTL表示所述车载后视镜的光学总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镜与电子镜结合的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的表面形状均满足下列方程:
其中,z表示曲面离开曲面顶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表示曲面顶点的曲率,K表示二次曲面系数,h表示光轴到曲面的距离,B、C、D、E和F分别表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和十二阶曲面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镜与电子镜结合的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后视镜满足条件式:0.4<ET1/CT1<0.7,9<R11/R12<10;其中,CT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L1)的中心厚度,ET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L1)的边缘厚度,R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L1)物侧面曲率半径,R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L1)像侧面曲率半径;
所述车载后视镜满足条件式:0.55,n11.85,22V132;其中,表示所述第一透镜(L1)的光焦度,n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L1)的玻璃镜片材料的折射率,V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L1)的玻璃镜片材料的阿贝数,表示所述车载后视镜的光焦度;
所述车载后视镜满足条件式:其中,表示所述车载后视镜的光焦度,TTL表示所述车载后视镜的光学总长;
所述车载后视镜满足条件式:1.2CT2/ET21.5,其中,CT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L2)的中心厚度,ET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L2)的边缘厚度,表示所述第二透镜(L2)的光焦度,表示所述车载后视镜的光焦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三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佛山市三目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三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佛山市三目智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35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